分类: 杂谈 |
闭着眼想公务员加薪!
说起公务员加薪,反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明显是受益者的公务员,倒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在一片反对的高潮声中,很少听到来自公务员的辩白和解释。中央部委反复诠释,网上反对的声音还是非常强烈。这是为什么呢?
现实中,一起毕业的同学,因为背景不同,一个分到企业,没几年下岗了,辛辛苦苦为生活所累。一个当公务员,虽说不上有多么风光,起码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分到企业的人能心理平衡吗?
都没有上过大学的两个青年,一个靠关系进到了机关,一个到工地当小工。在机关的同学每天过着风吹不着日晒不着雨淋不着的生活,还隔三差五到宾馆陪领导吃喝,工资要比当小工的高出不少,当小工的同学能心理平衡吗?这种现象越到基层表现得越充分,老百姓感触越深。有些没考上大学的人到机关工作几年当了领导,上了大学的人回来后却找不到工作。无论当小工的还是上大学的心里能痛快吗?
国企倒闭了,企业的领导和有关系的人,摇身一变到机关当上了公务员,过着旱涝保丰收的生活。而一些没关系没门路的企业骨干,不得已到社会上为生计奔波,有的很快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更多的人过着得过且过,过了今天不知明天的日子。机关超编多年前就嚷嚷,很多年过去了,有人有位有权有关系的家属子女一个个都到机关上班,老百姓看不懂,到底机关缺不缺人。看到的是该安排的安排不了,不该安排的一股劲安排,怎么能让老百姓服气。
现在还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校的老师教不好课,托门子找关系调到行政部门,几年之后又回到教育部门当领导,工资比同期参加工作的同事高出了许多,老师们能没有意见吗?
一些企业主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险经营企业,不论经营状况如何,逢年过节少不了要到部门领导家里打点,还有准备一些礼物,请各部门一般工作人员来取。他们只知道给谁谁要,从来没碰到有拒绝的,让他们如何能得出公务员清廉的结论。他们看到的是直接同他们打交道的公务员,至于清水衙门他们压根没打过交道,不可能知道还有过着苦行僧一样生活的公务员。
专家学者教授这些年到基层少了,不知道还有和他们同期毕业的同学,分到基层后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到现在还没有熬个一官半职,工资不如一个农民公挣的多。他们看到的是,和他们享受同级待遇的少得可怜的精英官员住公房、吃饭店、出入汽车、灰色收入。他们总觉得官员比她们挣得多(包括红色黑色灰色的),如何让他们替公务员说话。
这些问题中央看来是清楚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下子都解决,只能一个一个解决。而公务员的待遇,不能等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再考虑。因此,才有了七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公务员工资改革。
公务员们尽管说得不多,中央还是给予了充分考虑,问题是这样好的政策基层能够落到实处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笔者孤陋寡闻,只知道以前上级出台的不少调资文件,不少地方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唉,当了公务员,就要耐心些,相信人民相信党不会亏待我们,慢慢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