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触摸

标签:
文化 |
不可触摸
——————————————————————————————————
“在这象征意义的奇异天性中,
融合圣洁天使与古斯芬克斯的物质。”
在法国电影《不可触摸》(Intouchables)中,残疾人富翁菲利普给他的通信笔友写了六个月的诗。实在是糟糕透了。黑人男主角德瑞斯告诉他,应该克服心理障碍,像个正常人一样去触摸,恋爱,约会。尽管在德瑞斯的怂恿下,菲利普鼓足勇气去赴约,但最终是内心无法面对的怯懦让他临时撤退,还是和那个女孩擦肩而过。
德瑞斯被解雇以后,重新回到自己的街头,但他的生活也完全改变了。和以往的自己格格不入。菲利普严重不能依赖新聘的护理。实践性强的德瑞斯重新找工作,他在菲利普家的经历让他如鱼得水,但菲利普的召唤,让德瑞斯重新回到了他身边。我不想复述这样一个完全没有离奇情节的枯燥故事。不过,那些细节让我触摸到了生命过程中,往往被我们忽视的那些情绪的微需求。它转瞬即逝,不留痕迹,却需要我们用坚强的隐忍之心掩盖它,小心呵护它,像只小刺猬,稍不注意就把自己柔软的心给扎出鲜血。
包括爱的需求,富翁拥有花不完的财富,只是身残志不残,这比身残志残的人更残酷。德瑞斯说,如果是我,早就自杀了。但现代的医学足以保障这位富翁活到七十岁。德瑞斯正好触摸到了富翁内心最害怕的那一个欲望。安排了富翁和情人见面。结局在故事之外,富翁再婚,还育有2女。不知道生活是否幸福,那是故事片之外的故事。
我也不想重复那种所谓社会两极分化的陈词滥调。我只关心人的内心。别人的,或者是我自己的。我正好在面对同样的一个难题,同样令我怯懦的一个欲望。
我内心需求非常强烈,但我害怕去面对。害怕遭遇失败。害怕被命运玩笑。按照常理,或者很多人的看法,我应该去找一份工作,踏踏实实地赚钱,养家糊口,也许凭我的努力,还会混得不错,会赚很多钱,也能混到一个不错的上层社会的模样。说实话我也这么认为。但我倾听自己的内心,我不能这样,不能接受这样的生活。如果我可以接受老老实实的别人那样的,哪怕是很风光的生活,我就不会背井离乡,从南漂到北,一直在北京漂着。这从我骨子里带来的选择,我无法回避。所以我内心注定有很多别人无法理解的,也许被视作疯狂的想法,我想去实现它。
不可触摸的那种欲望,追求自己渴望的生活。需要突破,需要一些运气。也许还需要有一个像德瑞斯那样,完全没有现实约束的人来点拨。甚至强制。因为我在过去的时光里,每每要触及内心的那种愿望时,总是丧失了勇气,然后就逃避,然后就习惯了逃避,逃避到最终,我自己懒散了,自暴自弃,放纵自己。
没有人可以触摸到的那点点欲望,居然是我们所有痛苦的根源。
我是否该有勇气,把自己的顾虑完全忘记?一脚踏上和命运女神相约的道路?从此不管千山万水?万劫不复?(蓝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