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月一日观升旗记

(2007-08-01 14:06:39)
老妈其实不老,六十不到,但她并不反对我叫她老妈。
八月一日观升旗记
 
老妈没有见过大型升旗。就是在有“共和国心脏”之称的那个广场的升旗,电视上常看的那种,因为据说这个广场的名字比较敏感,干脆我就不提它了。老妈对这个地方是熟悉的,在她少女时期,也就是约四十年前,她和他们的同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受到过伟大领袖的接见,她作为革命老区的代表,不远千里从井冈山脚下坐汽车又坐火车过来,那是她一辈子都记忆清晰的一段时光,要知道,那个时候,能被选上来北京的学生是极少数的,有着无限荣光。
 
公元二千零七年八月一日。
 
因失败撤出南昌,后来转到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打游击的这支部队已经整整80岁了。
 
老妈早听说会有大型升旗仪式。于是我们赶了早,凌晨三点多起床,匆匆来到那个心脏地带。那里早已经人满为患。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自发地遵守着现场的秩序,把旗杆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人们被当兵的人分割成安全的并不拥挤的几大块,相互是不可以窜入,这种好处是确保不会造成意外踩踏。不是因为我们去得迟,是因为有更多的人比我们更疯狂,他们大概是一夜没睡吧,反正我们被指定在第二层的区域,已经排到第三行或者第四行了。前面都是人头,前夜刚刚下过雨的广场上,空气已经不新鲜。
 
广场上开始响起喇叭,字正腔圆地用读公告的语速在教育我们所有的人应该如何观看升旗,这样的告示有好几遍,不过我好象每一遍都没听清,因为那么多人都在挤着,大家实在无法保持肃穆的样子。这种状态下,等待是相对显得漫长的。
 
漫长的等待,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今天应该是五点十几分升旗,我们只能耐心地等待。后面然而有人挤过来,其中有一个大概有三天,不,或者三年没洗过澡的人挤了过来,果然很有特殊“气”质,把我的鼻子都呛了,于是我愿意让他到前面更远的地方。谁都有观看升旗的权利啊,虽然他不容易挤到更前面去,但我保持着对他应有的尊重。
 
很多青少年都在举着摄像机,照相机,或者手机在拍着照。如果不通过这些工具,事实上只能看到前面人的后脑勺。也有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拎着塑料圆桶在叫卖,不知道多少钱租一个,踩在这圆桶上应该可以有比别人高出至少三十厘米的海拨优势。果然有人买了,很得意地享受着这样的优势。
 
应该是在国旗护卫队走过金水桥的时候吧(我看不到),突然发现老妈很可怜地被挤到了那个有特殊“气”质的人后边,我又不忍把她拉回到我这更后的地方。
 
妈妈需要的是一种现场体验。只是这一次体验绝对没有前一次坐过山车的感觉好了。
 
前几天我带她去游乐园玩,老妈说想坐过山车。她说以前出去旅游,也有机会,但同行的人都不敢坐,就一直想试一下。在扣好安全带后,我问坐在边上座位的老妈,怕不怕?老妈坚定的跟我说,不怕!时间这么短,一眨眼就过去了。
 
我就喜欢老妈这种坚定与自信。说实话,老妈的这种优秀品质影响着我一生,在后来很多的关键时候,我都会记起成长过程中老妈曾经给过我的那些坚定自信乐观与忍耐的眼神。
 
五点十三分,终于升旗了,军乐队开始演奏,妈妈看得认真,事实上她只是听得认真,她被人挡了大部分的视线,远远地只能看到五星旗从旗杆上升起。我们的身边只有人不断被抱起拍个照片,或是为了更好的摄像,我和边上几个小孩在唱着国歌,声音很小。也不知是不是新手在升旗,今天的音乐停了好几秒后,五星旗才到达旗杆的顶点。
 
有小朋友不无遗憾地说:“还不如在电视上好看。”
 
八月一日观升旗记
四点多的广场
 
 
八月一日观升旗记
撤出的时候
 
八月一日观升旗记 
升完旗,月亮还在楼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