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因梦:红尘才是修行的场所

(2007-04-21 22:25:23)
标签:

胡因梦

李敖

红尘

修行

胡因梦:红尘才是修行的场所

图为画家安迪的作品(http://blog.sina.com.cn/3_24andipaihangbang

 

胡因梦:红尘才是修行的场所
美女演员、李敖前妻,那时她叫胡茵梦,是耀眼的明星。
  她形容自己“特质是一个好奇的人”;她随缘,也不想被任何系统捆绑,包括身份和盛名。
  现在,她仍然活跃在公众面前,只不过变成了胡因梦。

  

当“茵”变回了“因”,胡因梦决绝地跟33岁前的生活告别,仿佛离开那个草字头才能还她人生本来的意味。

  20年来,胡因梦做翻译、做单身母亲、做“身心灵课程”的引领导师,但电影明星、李敖前妻,过时的身份仍然镶在她身上。
胡因梦:红尘才是修行的场所
  她抱歉地笑着跳向电梯,她深深地自然地凝视着人,她嘴角随时绽放笑容,这是53岁的活泼的胡因梦。

  只有面对她,人们才能真正确定,那个“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李敖评语)的女性已经进入了历史故纸堆,现在的胡因梦,向四方散发着安详柔和的气息。

  4月1日,胡因梦带着两本即将出版的新书踏入大陆,此行还将为“身心灵工作坊”选址。在海口文华大酒店咖啡厅,她一眼注意到了同座一名女子的眉心痣,“那个是好痣,有一种佛缘在里头,但好像又残留了一些欲望要完成。”她说完大笑,笑声透彻而又节制。

 

原谅伤害你的人

记者:你的人生有过那么绚烂的时刻,怎么一下子就放下了对外在的关注?

胡因梦(沉思一下):一天到晚化个大妆、搞头发,也搞累了。19岁时我就在纽约见过最Top(即“顶尖”)的设计师、最Top的模特,都看得差不多了,我就知道不过是这样子:一天到晚都在秀,参加party,打扮得美美的,每个人都非常傲慢,不可一世,那有什么意义。

记者:那种气焰说明了什么呢?

胡因梦(以下简称“胡”):里头是非常脆弱的,只要有一点点不完美就动摇了。那种折磨方式太神经质了。

记者: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现在的你,他们知道的胡因梦还是台湾第一美女、李敖前妻,这些标签还会跟你很久,会觉得无奈吗?

胡:早就认了,哈。

记者:会不会碰到有人跑来问些让你哭笑不得的问题?

胡:今天我坐计程车从家到机场,那个计程车司机认出我是谁了,“二林二秦”(“二林二秦”时代,即上世纪70年代台湾电影文艺片盛行的时代),我的天哪, “琼瑶电影”已经距离我十万八千里了。(笑)后面所有的发展他完全不知道,还是停留在那个时期,你完全无从解释起,而且他也不想听。

记者:你能满足他吗?

胡:毫无关系了。他讲他的,我就听听,应付一下(笑)。

记者:不会有一点点抗拒和反感吗?

胡:抗拒是很消耗能量的。

记者:是不是人都得学会跟内心的恐惧共处,跟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共处?

胡:这些都叫做被外境所转。大部分人永远都在被外境所转,做不了主,别人怎么看你,对你怎么评价,你马上受影响,没办法不起反应。所有的事情关键在于不要被外界所转,要做自己的主人。

记者:难道要对伤害自己的人说我原谅你,再跑去面对吗?

胡:假装做出来,你身体里面的能量体会紧,(因此)必须真的从里面释放。有时你面对的是李敖这样的人,他不见得真的跟你和解,会认为你在用技巧,你也不必一定要面对面,最主要的是内心(释放)。

记者:这个道理很多人懂,但做到好难。

胡:这是修行功夫。

记者:诅咒别人也会有效吗?

胡:(大笑)其实有效。但诅咒一个人,你认为影响了这个人,(难道)不会影响你的身体吗?它不是个善念。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背景:胡因梦年轻时桀骜不驯地生活,曾与李敖有一段三个月阴差阳错的婚姻。27岁时,胡因梦与李敖分手,接下来一场侵占财产官司让两人仿佛水火不容。之后李敖一直对前妻毫不留情地声讨,毫不留情地嘲笑她的抑郁症。

胡因梦:红尘才是修行的场所

红尘是修行的场所

记者:你不止一次提过,克里希那穆提(印度哲学家)的思想对你的影响很深。

胡:第一次看他书的时候,我如丧考妣,关起门来号啕大哭。

记者:击中了你内心?

胡:完全击中。我觉得他已经体会到了人在世间受苦的真正原因,(我)有痛苦的经验,马上就知道他讲的是核心。

  我小时候最大的痛苦是母亲的生存恐惧,她对金钱的恐惧,那种焦虑,等于一生都被钱所奴役。她没有察觉到这一点,还要把她的价值观建构在她身边重要的人身上。她不知道这会多么大地扼杀人的快乐。可是她领会不到这里面的扭曲和痛苦。

记者:你的思想受宗教影响深还是哲学更深?

胡:都有。我比较不强调宗教,事实上应该说是哲学、心理学和灵性,还有身心灵整体健康,这跟教派没有关系。

记者:前段时间,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看破红尘出家,有没有人问过你会不会出家?

胡:(笑)我前几世早就出过家了,有好多高人看到我都说,你以前穿过僧袍的。包括南怀瑾。那天我跟他在一起,旁边有一个外国的比丘尼,他就跟比丘尼说,胡小姐以前跟你穿一样的衣服。

记者:没有人说服你再穿一次僧袍吗?

胡:红尘才是修行的场所啊。出家修行是比较没有挑战的,你想想看,我要在红尘里面,一部分的能量要谋生,一部分能量处理两性问题,一部分能量处理亲子问题,一部分能量要照顾身心,一部分能量要回馈社会,想想看你要学多少东西?

记者:出家修行跟在俗世修行哪个更有效?

胡:一个出家人,如果真的放下了所有欲望,包括权力欲望,包括成为大师法业的欲望,那出家的形式绝对比在家的形式更好,它会有更多的禅定;可是如果出家之后,所有的活动跟世俗没有两样,那就没有区别了。

(摘自《南都周刊》www.nbweekly.com

胡因梦博客:http://blog.sina.com.cn/yinme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