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管输血不做手术——美国的拯救方案有问题

(2009-02-01 09:26:44)
标签:

杂谈

美国经济

金融危机

输血

手术

理财

财经

股票

分类: 华尔街

最近,美国大的金融机构在政府的拯救下,似乎已经不大可能有倒闭之虞。解救的代价也非常巨大,不仅继续加大财政赤字,而且使联储会的资产负债质量进一步恶化。即使如此,银行的亏损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银行系统还可能向政府要更多的钱。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在危机到来之际,政府考虑的是救火,防止银行倒闭,却忽略了银行业的改组,让其恢复其应有功能。所以,到头来,钱拿了不少,却仍然不愿意贷款,对经济发展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就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讲,经济危机是原有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危机的爆发之时恰恰是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改组的最好时机。客观上来讲,这次问题发生在金融行业自身,特别是那些投资银行,受到了重创,自己给自己重组恐怕自顾不暇。在历史上,每次危机都给投资银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们会抓住这样的机会,帮助那些有问题的行业重组或兼并。这次很难再看到他们的作为了:一是他们这次是重灾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二是,这次的规模太大,即使投行没有这么多问题,这样的规模也会让投行束手无策。

 

谁都清楚,政府注资保下来的结果,仅能够维持银行不倒,但不能保证其增强竞争力,更不能解决其盈利问题。一个企业摆脱困境的方法,除了政府的注资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资产重组。要牺牲一些东西,要处理和卖掉一些资产,适当缩小其规模,才能从危机当中慢慢缓过气来。因为,资产在甲企业手中可能是负担、是累赘,但在乙企业手中可能就会成为了财富、成为盈利的手段。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最近,美国花旗集团的一分为二,大概是唯一的一个从内部开始的企业重组。尽管动作迟缓,调整的幅度也不算大,但还是应该值得鼓励的。不仅花旗银行,很多有问题的机构也在酝酿效仿,例如,美国国际集团也有分拆得可能。即便是那些产业公司,例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解决问题绝对不是仅仅注资就能够奏效的。要重组、要分拆,要把那些无效资产堆积所压制的能量释放出来,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总之,在输血的同时,要及时作手术。否则,达不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当然,光做手术,不给输血,手术肯定要失败的。这就是美国两大致命问题的所在。还好,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