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解数列题的常用策略

(2007-08-21 14:55:28)
标签:

知识/探索

数学教学

分类: 代数

高三数学基础复习 张白渺

第9讲解数列题的常用策略  2007-8-27

  

【典型例子】

 

1、设{a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n项和为Sn,且对所有的自然数n,an与2的等差中项等于Sn与2的等比中项,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2、设A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An=(3/2)(an-1),数列{bn}通项公式为bn=4n+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d∈{a1,a2,…,an…}∩{b1,b2,…,bn…},则称d为数列{an}与{bn}的公共项。将数列{an}与{bn}的公共项,按它们在原数列中的先后顺序排成一个新的数列{dn},证明数列{dn}的通项公式为dn=32n+1;(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

 

3、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3=12,S12>0, S13<0。

(1)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2)指出S1,S2,…,Sn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6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

 

4、等差数列{a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

(A)130; (B)170; (C)210;(D)260。(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5、设{an}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证明[(lgSn+lgSn+2)/2]n+1。(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6、是否存在常数a,b,c,使等式122+232+…+n(n+1)2=n(n+1)(an2+bn+c)/12对一切自然数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1989年全国高考试题)

 

7、若a>b>2,那么ab,a+b,b/a,a-b是否可依某个次序组成等比数列?若能,求出a,b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A=4,b=3(1995年咸阳市高考诊断试题)

 

8、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ban+1-1/(1+b)n,(其中b是与n无关的常数,且b≠-1)。试写出用n和b表示an的表达式。(1987年全国高考试题)

 

9、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0,公比q>-1且q≠0,设数列{bn}的通项bn =an+1+an+2,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别记为An,Bn,试比较An与Bn的大小。(1989年上海高考试题)

 

【训练思考】

 

10.在数列{an}中,a1=1,a2=2,,且an-an-1=1+(-1)n,则S100=

 

11.设平面内有n(n>2)条直线,其中有且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f(n)表示这n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f(4)= ;当n>4时,f(n)=

 

12.已知数列{log2(an-1)}为等差数列,且a1=3,a3=9,①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②证明[1/(a2-a1)]+ [1/(a3-a2)]+ …+[1/(an+1-an)]<1

 

13.若公比为c的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1,且满足an=(1/2)(an-1+an-2)()

①求c的值;

②求数列{nan}的前 项的和

 

14.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前n项Sn>0,

①求q的取值范围;

②设bn=an+2-(3/2)an++1,记{bn}的前项和为Tn,试比较Sn与Tn的大小。

 

【讲解】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与数、式、函数、方程、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求解数列题往往涉及到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数列问题成为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本文以高考题为实例,谈谈求解高考数列题的常用策略。

 

一、化归转化

  数列问题常可化归为等差(等比)数列或化归为我们熟悉的数列问题去求解;又由于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可看成是关于n的函数,因此,也可将数列问题转化成函数问题去解决。

 

二、整体思维

把数列的复合基本量作为一个整体,列出方程或方程组,统一解之。

 

三、特殊探测

  通过对某些特殊情形的观察、探索,猜测出问题的一般结论,然后运用数学归纳法或其它方法加以证明。这种策略是解数列题的常用策略之一。

 

四、递推探求

  通过对递推式的研究,以及数列第n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把递推数列问题转化为一般数列的问题。

 

五、分类讨论

  对数列进行分类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