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大搬迁还得靠地产变现

(2017-02-23 09:59:12)

新京报地产评论之十八

最近山东大学因为章丘新校区的事成了舆论焦点。据称山大已与济南市签订协议,计划在新设立的章丘区建一个8900亩地的新校区,由济南市政府代建,同时济南市区的几个校区则有的保留有的收回另作他用。

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首先在山东校友会引起震动,据山大非官方校友组织“校友茶座”对“是否支持迁移山大”发起投票,共有8000多人参加,其中八成人持反对态度

反对者认为,山大主校区搬迁到济南40公里之外的卫星城章丘另建新的主校区虽然有利于整合分散的资源,但占地数千亩的校园若没有一二十年的建设,很难营造出良好的大学生态。山大底蕴在济南老校区搬迁后将割裂山大几十年来所形成的历史氛围由此造成的新校园缺乏文化内涵、历史底蕴。而且几万人迁移到一起,餐厅操场体育馆等设施都会拥挤。教授老师们更认为,迁移山大,生活、交通、实习等都不方便。

山大的遭遇其实和中国大学目前普遍尴尬的处境有关。与外国的大学规模早已相对稳定不同,中国的大学由于扩招政策,十几年来处于规模急速扩大状态,原来的校区大多显得局促。而山东大学更是三校合并成立,规模超过五万人,是国内最大的大学之一。

     当年的一纸合并的行政命令显然过于仓促,大是大了,但并不意味着强。十几年来,山大的地位并无明显提升,而目前又在建设青岛即墨校区,耗资巨大,而济南、青岛、威海总共八个校区管理成本极高,肯定需要整合。

     而整合校区,又将大兴土木来建设大楼,这是最耗费钱财的事,而中国大学大多是公立大学,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各类教育拨款,这对一所巨无霸大学来说,捉襟见肘。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山大当家人自然也的筹措资金,以应对青岛校区建设和目前正在推进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大学校长两件事,一个是请人,一个是筹钱。而没钱哪里会有人才来?对比美国那些世界级名校每年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中国大学管理者当然也得想办法筹款。

    国内地产业发展到目前阶段,市中心的土地价格暴涨,一旦变现,就是地王,一个大的地王可马上变现几十亿资金,可解决一个大学的基本建设资金。而大学搬迁到郊区所用土地皆为教育用地划拨,基本不必付费。

这样一进一出之间,几十亿的费用就有了,这么大的诱惑,让国内所有位于市中心的高校都难以自持。这方面不独山大,其他学校早有示范。

浙大当年为筹措资金,将位于杭州市中心的华家池校区一部分土地拍卖2013年9月5日,经过多轮血拼,万众瞩目的华家池三地块分别被绿地、世茂、滨江三家房企竞得,总价高达136.7亿元,成为杭州新的总价“地王”。借助杭州地王的优势,浙大拿回巨额土地款返还,从而成为北大清华之外第三家最有钱的高校,也有资金投入到紫金港新校区建设。

    几乎同时,青岛的海大浮山校区也搞过同样的卖地,地块分别被世茂和保利夺得。

所以山大这事,其实就是土地资源的整合和变现的问题,以求建设新校区,这是目前中国地产发展到高峰阶段的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浙大领导们抓住了,山大领导们自然也看在眼里,也想抓在。就地产置换角度,本质上其实和旧村改造是一回事。

校区的位置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而相对而言,基础设施更重要,教书育人的场所设备是必须具备的。而最重要的,是符合时代的教育精神。

同样的是美国常青藤顶尖大学,哈佛在大城市波士顿,耶鲁在小城市纽黑文;哥伦比亚在纽约这样的顶级大都市,普林斯顿却是在三万人的寂寞小镇上。而剑桥牛津也在伦敦郊区小城,当年李光耀求学伦敦大学,就是因其在市区太喧闹,要求转学郊区安静的剑桥大学。

所以,山大要成为世界级名校,核心是要接轨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而做到这个前提还是需要筹措资金,所以无论搬迁不搬迁,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地产变现的路都是必然要走的。

(文章写完三天后山大官方确认章丘建校,紧接着旁边诞生楼面价超过4000的两个地王)

     欲了解房地产投资买房等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答”,搜索张百忍即可提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