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靠政策红利,销售须转变
(2015-12-01 07:56:13)另外,今天中午的时候我微信发了一个北京行销照片,我看到北京的一个朋友发了好几张照片,我取了其中一张,微信传得挺快的,一个小时基本上就刷屏了。一个小伙子在那派单,做行销的。我今年进入行销,我觉得以前销售容易的时代,行销模式进入难度很大,但是现在进入,开发商为了回款愿意支付相对高的这个成本,你就能把人养起来,把这个模式执行下去。
我原来在的开发商一直在郊区偏远地段开发楼盘,一直是做行销,艰苦作战,以前就没过过几天好日子,所以现在的形势倒是能适应,目前业绩不错。但是出去看看,很多楼盘还是坐在家里等客上门,有些所谓的行销,就是找几个小蜜蜂派派单,打打电话,效果怎么可能会好?
我觉得营销还是以人为本。我们时代纵横进入的区域就是老马刚才在图上说的200个月去化量的区域,但是我觉得尽管这个东西挺可怕,但是你要是挖掘出卖点,你要适销对路,
今年虽然房子好卖了,但是开发商也变得务实了,所以电商也是进入了一个整合期。当然销售代理这块也进入了一个整合期。你现在如果不给开发商解决实际问题,它就很难持久。因为开发商很明确的问题就是让你解决现实的问题,回款的问题。
现在是形式主义的东西不灵了,媒体也不灵了,但是互联网也没怎么灵,所以大家都迷茫,都感觉到危机,都喊着转型,但到底望哪里转,谁也说不清楚。恒大大张旗鼓转型,但还是依靠卖房子,足球尚可,也得淘宝垫钱,而卖冰泉卖了十个亿,亏了二十亿,水行业的人评为闹剧。还有的转商业地地产,产业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而这些比住宅更过剩,风险更大。商业的万达要转文化,但收入有限。所以都很迷茫。
包括我们今年该放宽的政策,也放宽了,二手房非常明显,原来可能青岛一个月就是两三千套,今年从4月份开始放开之后,一个月基本上四千套上下。这个当然对一手房也会有一个替代,长久一定是这样的。
还有一个,不要说郊区,就是市区很多区域的房价确实也出现了停滞现象,我们讲浮山后涨得比较快,但是你算算李沧的房价,实际上没涨多少。我们讲伟东幸福城2010年就卖9000多,现在不是还卖9000吗?而且上半年还卖8000。不光郊区的难,市区的也很难。像喜悦都这种,6000拿地,八千九千卖房子,这种开发商可能将来会越来越多,没有利润。
有几个大名鼎鼎的项目甚至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这些老板们过去数年积累的财富就一把栽了进去,当然,大头可能是银行在填,银行滥发贷款最终也坑了自己。这就是目前地产胡乱拿地、胡乱定位、销售无能的凶险之处。
所以这个行业,前路依旧坎坷不平,更加需要专业谨慎,这就是2016年的一个基本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