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库存与转型

(2015-05-05 08:54:24)
标签:

房产

我觉得讲青岛楼市这个问题呢,先从库存讲起

刚才我们好多人都讲这个库存了,我觉得还没有讲清楚,去年已经出现这个问题了,去年大约是这个时候,突然出来一个说法,说青岛是全中国库存最大的城市,政府很慌张,就把房地网的查询搞复杂了,之前我们要查青岛的房价非常方便,现在就很难查到了。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会。去年我自己跑了很多的城市,尤其是南方的很多城市,比如南昌、长沙,包括也看了很多的数据,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在哪呢,就是青岛有一项工作做得比较好,房地产的网签在全国走得非常靠前,大约2011年全部做完了。因此统计口径跟全国大多数城市是不一样的,我们讲现在你看全国的各个城市的数据,基本上它是以区为计算的,下面的县级市是不算的,济南就是这样,济南下面的商河、济阳等等都没有统计数据,但青岛所有的统计口径都是把几个县级市,原来我们是五个县级市,现在是四个县级市,都统计在内了,这样一下子就把数据放得非常大,大家一看这个数据就非常庞大,三四级城市的去化是非常慢的,大家再一算,整个去化周期就非常长,实际上很多城市比青岛的库存量大,沈阳仅仅住宅就是3000万平,长沙、南昌这些地区的库存非常大。就青岛比较这些城市而言,青岛的市区是整个中国的北方二线城市中最舒服的地区。

为什么出现了一些中小开发商死的情况?接下来我会讲。 
     2015天绝对不是房企转型的元年,如果你认为今年才转型,那可能已经晚了。实际上2011年是中国房地产转型之年,2011年之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你要做得相对比较大的话,比较火的话,一定抓住两个需求,一个是刚需,一个是改善,或者说再准确来讲是首改,如果这两个需求抓不住,不管你是什么楼盘,操作难度很大。

    我们刚才讲了青岛市区比较好做,但是如果你看到市南沿海一线的话,实际上是非常艰难的。我们讲青岛2013年市场是非常火爆的,成交将近12万套的住宅,但是它市南一线的豪宅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善,还是非常简单,包括我们讲的其他的。你像华润为什么去年好一点呢?它把整个的180以上的户型调整到110、、160,向刚需向改善靠拢的需求,如果它不调整,也不可能去年单盘卖20个亿。

我们讲“3.30”放开限购之后,风向已经转变了,所以去年四季度整个的成交量有一个上扬,“3.30”之后是一个彻底的转变,就是说风向彻底变了。变了之后呢,会形成一个风口,但是这个风口太小,不大,不足以支撑整个的市场,只会支撑一部分的需求,这个需求主要集中在刚需和改善。房价会怎么样呢?有涨有跌,包括市区。实际上今年你可以看出来,市区有两个地方的价格调整是在最近完成的

一个是虎山周围,7000多的起价,8000多的均价,这是因为下半年整个金水路会迎来一个比较大的放量,从西边的绿地保利,到东边的和达万科卓越新城,大概有10个盘左右,其中一半大的开发商在这个地方都会推出新的楼盘,所以他们要应对下半年的局面,提前下手,先把市场抢到。 
    还有一个是欢乐滨海城,它的需求,整个的配套都是不足的,前期高价拿地的楼盘,回到它需要调整的价格。

就市区大多数的而言日子还是很好过的,你要到崂山买套房子,没有什么可选的余地,你要去浮山后选一个房子,也基本没有可选的余地。如果一个价格不是很离谱的话,应该说是非常好卖的,包括老市北的区域,市区大多数而言。有一些开发商已经涨价,比如说李沧南部的某楼盘,三月份它的折扣是九一折,到了四月份马上调为九七折,这就是好几万的涨幅,因为它卖得好了,因为旁边的中海这些楼盘已经卖光了,刚需一旦上来的话没有可选的余地,只能卖它了,即便涨价,它的销售量还是不错的,所以市场整体而言有涨有跌。 
    但是整个的虎山版块,比如说伟东这些楼盘拿地比较便宜,1700,所以这次应该是一个底,对购房者来讲确实是一个机会。如果这次你抓不住,等下半年三四千元拿地的楼盘出来了,你再想拿到这么便宜的房子,可能几率就很小,也可能会有这个几率,但是这种几率会非常小,因为毕竟亏本卖房子的开发商是少数。 
   再回到我们讲的库存。实际上只是住宅的库存,刚才讲了可能16万套,8万套在西海岸,这个西海岸包括黄岛和胶州,整个东边这一块包括城阳其实都不大。我们也看到黄岛政府出台了11条,大力支持去库存,这是很务实的。但有个问题,政府没有重视

在青岛最严重的是,我这个报告里面没有提到的,最严重的库存在商业,现有商业的库存可能占了住宅的一半,可能七八万套的样子,现在一年的去化量也就一万多套,现有的不在新拿预售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6年的时间才能把现有的去化完毕,所以商业的泡沫是非常严重的。如果再把商业里面的这种产业地产切出来,比如说蓝色硅谷的写字楼筛出来的话,这个泡沫可能更严重,需要去化十几年,这个媒体需要多多呼吁一下给政府看,因为这些都是政府强行规划的,塞给开发商的,而很多开发商在对市场麻木的情况下拿了这些东西,后面的情况会比较严峻,这是一个商业地产跟产业地产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