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春秋涵碧楼

浮光掠影台湾行之三
涵碧楼最早是日占时期日本人伊藤在1901建造的,当年是很简陋的一个小屋而已,其实日月潭也是日本人为了蓄水发电形成的水库。,但因风景秀美,吸引很多外人前来,后来日本皇太子裕仁都下榻于此,便成了行馆。
到后来蒋委员长败退台湾,思乡心切,而日月潭非常切合奉化溪口风貌,于是加以改造,老先生常常来此长住。如今遗迹,多为其留,比如拉鲁岛原名为光华岛,当是光复中华之意。对面山上慈恩塔也是仿照六和塔建造,为了纪念蒋母王太夫人。
二十世纪末,乡林集团赖董事长从蒋委员长的侍卫手中买下旧楼,经过一番研究,决定采用安曼度假酒店的路子,正是当是酒店风格转变之先锋。
乡林集团自1997年购并涵碧楼大饭店以来,历时五年余,始完成饭店之改建,总建筑面积26690平方,总投资额新台币18.6亿(人民币约4亿),于2002年3月3日以全新风貌重新和国人见面。
国际知名设计师凯尔的8000万新台币设计稿起到了神奇作用,其以「极简」、「禅风」为建筑设计核心思想,全楼由木头、石头、玻璃和铁等四大建材所构成,现代极简之建筑形式,让业内外人士眼睛为之一亮,甚至成为坊间许多餐厅、旅馆、建筑个案、商店抄袭的范本。
建筑极简,用料却极为讲究。地板为缅甸黄金柚木,高贵典雅;床被为北欧亚麻布,通透舒适;器具为日本陶厂定制,精致自然;这些物料看似简单,其实价格为普通材料数倍,而且中间过程较为曲折。
在颜色选择上,舍弃花花绿绿,大红大紫。整栋建筑的内外,全是黑、白、灰、赭黄、碧青等自然颜色,深得大自然主义之路线,并与日月潭的青山绿水构成一个整体,浑然天成。
除去主要建筑,还有六栋别墅,高墙之内,留出看湖的矮墙,既让住者保持私密,隔开喧嚣,又能亲近自然,与日月相接。
而最点睛的是80米长的泳池,最夺目的是泳池边突兀而出的大树。楼不突兀,池也自然,一线碧水横卧于楼湖之间,但忽然几株树木破水而出,加上远处的淡烟青山大湖作为背景,一下子就有了神仙境界,让人看来如同电影大片里的设计,可称神来之笔。以前看资料时,过目难忘,将此为涵碧楼之象征。
虽然是个商业建筑,但禅宗风味渗透其中。硬件如此,软件亦然。酒店服务甚好,好在自然。接人待物,顺其自然。笑语迎宾,如沐春风。就是总经理的工作服都极为朴素,有点类似崂山道士的道袍,不知是否吸取了周边原住民的民族服装风格。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把这首著名唐诗里的古寺二字换成涵碧,就是大概的境界吧。
有人文,有历史,有风景,有禅味,有诗性,有心灵深处的境界。所有这些,才是一个完整的涵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