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源地产的问题和解决方式(三)

(2012-06-11 07:56:47)
标签:

杂谈

要看清楚青岛资源地产存在的问题,必须先看清楚青岛这个城市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南、市北、四方总人口超过150万,而总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面临着未来的城市危机。摆在眼前的就有四大难题,解决不了这四个问题,所谓宜居城市,都是画饼。

第一是房价偏高问题:青岛人收入低,而房价高,就是有限的保障房和拆迁房也基本上流到本地老居民那里了,外来城市新生力量往往成为房奴,重压之下哪有活力发展创新?

第二是汽车拥堵问题:目前每年增加20万辆,如果再不限制购买,必将成为堵死城,再加上这个城市本身就有规划上的重大缺陷,高新区那些马路却是空荡荡。更使主城交通雪上加霜。

第三是空气污染问题:阴霾天气几年里由十几天增加到百日以上,再少见风清云淡,青岛所谓的气候优势被大大淡化,全青岛的人都有住在内陆城市的感觉了。

第四是淡水供应问题:发展工业和城市发展必须要有大量淡水保证,所个以沿海的大城市大都在河流入海口,而青岛没有这种资源,只能靠引黄河水。而大沽河水没有充分保护和利用。

这四大问题要缓解,必须把城市人口和产业疏散出去,形成大青岛的多中心格局,学习一下成都和重庆,把大量土地解放出来,低价出让,让楼盘大量上市,从而稳住房价,办公、上班等就近解决。

把产业和工厂转移出去,带动新城区的形成,人口自然扩散, 而减轻主城区压力。把市政府搬迁出去,带动城市中心转移,不要再在海边搞什么300米的高楼了,也不要再搞多层变30层的大拆迁了,要知道,市南市北两区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2万了(而以舒适著称的成都最密集的区只有8000人)。

所以我们看出问题来了:前海一线板块是价格高和人车拥堵的问题,温泉板块是配套和价格高的问题;西海岸板块是地价高和需求不足的问题;湾北板块是完善基础设施和稳定地价的问题。而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个异地推广、吸引外来人口购买的问题。

以目前相对压力较小的湾北板块为例:湾北本身就应该定义为青岛的锅底,尤其是房价的锅底,水往低处流,人往房价低的区域聚,人气足了,再发展商业、教育等等配套就是很简单的事,所以,虽然湾北来了不少地产大鳄,依然缺少三家最主要的:就是恒大、碧桂园和世纪金源,因为他们才是真正能把气势做出来,当一个盘一年干掉几千套的时候,便宜过自己盖房子的时候,何愁不热销?何愁人不聚集,何愁城市发展不起来呢?可惜目前的几家开发商都没做到。

一个有利于房价稳定的时代正在到来,而对于青岛而言,如何盘活胶州湾沿岸300平方公里的盐碱土地就是关键,政府必须下定决心,提前做好规划,对胶州湾北部的土地有足够释放,让更多的开发商进入这个区域开发,使这个区域的房子成为青岛供应量的爆发点,将足够的购买力留在此处,起到青岛楼市稳定阀的作用,否则,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仅仅靠行政手段压制房价,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长久来看,难免出现反弹,到那时,政府岂非 更加尴尬?

与其如此,倒不如适当利用这些资金,用胶州湾北部的广袤土地作为承接资金流动性的池子,把相关开发商的资金和购房者的热钱圈进来,这样,政府只需要启动向北部搬迁即可,当然,这需要当家人的勇气和决心。

比照北方类似城市,比如天津、沈阳和大连,都是这样做的,大连2010年出让土地总价格1200多亿,而天津2010年卖地6000万平,沈阳更是在城市周边建设了四大新城,都是采用土地开闸放水的手段,让楼市供应保持一个相对满足的状态,使供需矛盾得到缓解,而政府的土地收入也能大大增加。所以他们的房价和供需,都比青岛做的要好。

    所以,青岛资源地产的这盘大棋,在十年楼市黄金期已经结束、刚性需求上升投资地产比例下降的情况下,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要下好真不是那么容易。这需要政府的正确规划、需要企业的不懈努力、需要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才有翻盘的可能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