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向北,青岛发展别无选择
(2010-10-21 08:46:37)
标签:
杂谈 |
这个要从06年来分析,当时闲翻《青岛日报》,看到有流亭虾池区域有140万平米的土地出让,咨询了一下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了解到卓越要来。当时来看卓越到这个地方来是冒很大风险的,当然它更大的目的在于为上市而圈地。
第二个特点是大客户进驻的比较多,卓越是一个,然后龙湖也好,世茂也好,中信也好,绿城也好,这些开发商来了以后,它整个的平台起点就比较高一些,拿的地比较大,产品的营销动作也比较大。
它的优势是什么?它现在和市区有一个价格差,这个价格差就是所谓的投资价值,就是卖点。
卖的便宜的话,还可以辐射更大的人群,未来依靠两个支撑因素,就是第一要等高新区起来,第二个红岛新区的建设,整个区域人口的聚集,这样新城形成,配套完善,商业兴起,城市价值就有了。如果人口不聚集到这里,光靠投资是不行的。
还有以现在青岛每年10万辆的汽车增加的话,青岛早晚要堵得很厉害。
青岛现在已经到山东路也好,到李村也好堵车都非常的厉害。我算了一下308国道旁边,未来几年李村会增长600万平的项目,主要分布在308国道旁边,这些人未来基本上都会买车,青岛的布局就决定了是一个堵车的城市,比北京还要堵。
鼓励买车这个政策是有很大弊端的。目前为什么现在花这么大的潜力来改造老城,青岛市的单行线这么多都在老城区。原来六层的房子,可能这一层只有两户有车,将来改成30层的可能20层的人都要买车。这么多车如何停放和行驶?所以,老城区改造完了就是堵车之城。
当年的市政府东迁,是因为俞正声有这种眼光。很多人觉得,现在市政府搬到红岛,这怎么可能呢?再过几年看一下,逼到这一步了不迁也得迁,现在这样的声音还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