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房地产业的规律与奥妙所在

(2010-10-14 08:17:44)
标签:

杂谈

    山东知名民本思想家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话在大多数时间和大多数领域都对,但在今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就不对,而且是正好反过来。

    本国房地产行业的内部规律总结起来,可以简单概括为这四句话: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天时不如房价,房价不如地价

    人和不如地利,就是你的操盘能力再强,策划包装手段再高,总体上也逃脱不了地段决定论。就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项目所处的地段,因为这决定了很多因素,比如景观、配套等等。

    地利不如天时,就是强调整体的政策因素,比如08年无论那个区域那个地段的楼盘都销售比较困难,大政策来了,谁都难幸免,而09年这样的反转,任何地段的任何房子都是一片热销,一片繁荣,真让人觉得这个和农业一样,是看“天气”吃饭的。所以作为这个行业的人,你不要觉得自己多牛,还是先感谢国家吧。

    天时不如房价,但是就是在08年底这样的困难时期,也有楼盘热销,就是大幅度降价的盘,在房子还是一种稀缺的物质的时候,价格的刺激还是起非常大作用的,只要能把价格拉下来,绝对会有人买单。

    房价不如地价,房价要降,靠的是成本优势,而成本优势的决定因素是地价,你如果能比竞争对手拿下便宜的地块,就已经打赢了三分之二的地产战争,所以地价是是整个地产众多环节的核心因素。也因此,各地政府对拆迁有这么大的动力,这其实就是低价拿地的一种方式,而且越野蛮越暴力就越低价,因为对方无法和你讨价还价。还有国土局长也成为当今中国最危险的官场职位,因为利益巨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

因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民主化这三化只进行了前两化,城市化使这个市场无限广大,工业化为这个行业提供了后勤供应,而民主化的未实施使这个行业肆无忌惮,使得整体房价上涨成为常态。

而目前的经济金融化更是把地产的投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在操作过程中体现为土地的增值,在过程后体现为房产的增值,所以大的热钱进入前端项目操作领域,小的民间资本进入后端产品领域,这样,这个行业就被众多的资本托了起来,如果资本不退,或者土地不能开闸供应,也就是钱多地少的局面不改变,房价就难有下降的那一天。

所以,仅仅依靠打压需求的调控来压制市场是不能起到根本效果的,只要政府把银根紧缩了,把土地放量了,保障房再跟上,房价其实不需要调控,也不需要这个税那个税,但是,这会伤害很多人的利益,而这些人恰恰是说了算的人,既然说了算,就要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大多数人的利益就难保证了,于是就是今天的局面,就出现了上边的规律。现在又出来了一个家庭只限购一套房的政策,看来是要逼很多人去办离婚证了。

堵不如疏,4000年前的大禹都明白,为何当今衮衮诸公就不明白?

这样的局面不改变,房价的最后结果就是让一个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一万米,跑着跑着,一头栽倒,就不行了。二十年前的日本,十几年前的香港,都是前车之鉴,而我们,离这个大限也越来越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