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百日后,四方新地王

标签:
杂谈 |
关于本地拍地,有如下十二点意见点评:
第一,
第二,自3月 12日后市区再无拍地,只是有万科、新海园拿到两个旧村出让,很多企业无米下锅,亟待拿地做新项目。
第三,郊区土地价格今年以来一直上涨迅猛,比如城阳过3000,黄岛过4000,而青岛七区土地基准价已经上调,而且连听证会都省了。
第四,大鳄扩张迅猛,本地企业不被边缘化,必须拿地反击,但资金所限,只能拿小地,所以这是去年海厦、天泰、麦迪绅系列小地王的延续,而海厦上次夺得地王之后,小尝甜头,所以这次敢卷土再来。
第五,海信市区土地殆尽,且去年青岛销售冠军被中海拿走,今年很可能是万科,所以拿地很紧迫,否则将被边缘化,海信历史已经有海信广场和清泉墅两个地王了,还托起过台湾路和浮山前两个地王,所以这个地不算啥。
第六,青建也是如此,橄榄城、尚东区之后,市场地位迅速下行。要有所作为,但市区只有依山半岛一个项目,要扩张,只能放手一搏。
第七、有这两个地块火上浇油,新都心会更热闹,万科1750,中海3220拿地,浩海5300、海信5730也算为人家垫背,是否能推高区域价格,还很难说,看下半年万科中海如何开盘。
第八,青建地块以商业为主,贵一些并不稀奇,但是那地段并非很适合做商业,做了也主要是服务周边小区,但万科城中也有不少的商业,所以这个7200和李村的商业地王银座的5900比较,显然贵多了。
第九,两家做产品的能力且不说,尤其是青建做商业是个疑问。即便能行,也没有多少利润了,甚至是白干,总之对企业市场占有率有提高,但对各自企业的影响也就是如此了。
第十,青岛地价偏差太大,此次四方土地两倍多于市北就是例证,估计此种局面将继续畸形而行,不知道未来此经济房如何定价?
十一,地王一响,黄金万两。青建和海信们不过是扮演了二传手的角色而已,更多的黄金万两还是要交给政府。而最后来承担这个代价的,依然是房子的购买者。所以,每一个地王都是无数房奴用半生血汗支撑起来的。
十二,体制不变,地王不断。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人,我们看到美国的航母进不了黄海,拆迁的推土机却能进了家门;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政府每年收入8万亿,老百姓却买不下这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