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才稍微滑落了一点点,马上又奇迹般实现了逆转,京城再现“地王”。反对者继续引证东京、香港的例子,证明一切只是地产崩盘前的末日疯狂。支持者继续吹响喇叭,用地王再现的消息羞辱所有持币待购的人们,掩饰不住的兴高采烈和眉飞色舞,活像是自己升官发财死老婆,三喜临门。
且让经济学家们继续放马后炮,爱讨论讨论什么去。前五次股市大跌,他们成功地预测出了二百多次。前三次股市大涨,他们也成功地预测出了一千多次。至于说到房价的涨跌,相信他们能够正确预测出更多次数,而且都有数据和理论支持,看上去谁都智珠在握,一言九鼎。我只看事实,一个显然的事实是地王又出现了。单是拍卖地皮费,就已经达到了每平方米一万六。不知道盖起来以后价格是多少,四万?甚至五万?我希望是一百万一平米。
无论是几万,反正我都买不起。既然敢于拍一万六一平米,也就意味着会有人出几万块一平米去买。左右我是买不起,那么我自然希望越贵越好。一两万的房价大家还可以垫起脚尖尝试一下,就像是用诱饵钓鱼。一百万一平米,那么大家就可以抱起手来,点根烟在一边观赏,而不是被钓。这是多么让人愉快的事情,看有钱人表演撕钱给大家看。平常都是别人耍我们玩,难得别人出来自己耍一回,当然要鼓励,当然要高呼:地王越多越好。
中国人疯狂买房,最早是受了一个段子的洗脑。说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感叹道:终于攒够钱,在临死前买了一套房子。美国老太太感叹道:终于还完贷款,白住了四十几年自己心仪的好房子。大家一想,觉得很对啊,为什么不去按揭买房,先享受上呢?享受不享受我不清楚,反正以前中国社会里没有“房奴”这种生物。房价一路飙升,说明中国人民终于有了贷款的勇气,终于敢于借债。换句话说,终于敢小规模地拥抱了一下不可知的明天,不在过度担忧“万一将来还不起房贷怎么办”这类的问题。
这个段子已经流传了十几年,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去说了,大概是因为都成了房奴。不过,十几年下来,这个段子背后的理论已经略显陈旧,需要适时升级。前面说到,地王的存在是一个显著的事实。那么,还有一个更显著的事实是:房价已经高到大多数人买不起的程度。即便勉力按揭买房,许多人根本不敢辞职,不敢请假,不敢不加班,不敢不被性骚扰。这样一来,房子是保住了,但是距离憋出癌症也就不远了。假以时日,等待退休那一天,回过头去一看:靠!敢情这辈子什么都没有干,做了一世现代农奴。以前的农奴是种地,租子交给地主。现在的农奴是供楼,租子交给地产商和银行。如果这就是人类进化的方向,那不如大家回到树上算了。
骨灰盒是一个木头小盒子,房子是一个水泥小盒子。累了一辈子,换了一个水泥盒子,然后自己无非占了一个木头盒子,而这个木头盒子最后还未必能放进自己买的水泥盒子里去。盒子套盒子,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趣味?供一套房子,足够消灭掉你人生所有的其它可能性。别去想希腊的阳光,也别去想做个业余木匠,更别想自己创业做点事情。你人生完全围绕一套房子进行,这样的人生是残疾的,只有房子的一生才是完美的。当然,地产商的一生也很完美,一点没耽误他们乘坐游轮满世界度假。回国之后,得空就放几个地王的卫星出来恐吓你,鼓励你为了房子继续加班加点,忍气吞声。
房子除了买之外,其实,还可以租的。让我们确定一个事实: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我们这一代人最终都会进老人院。等你的按揭交完,也差不多可以办理入院手续了。如果我根本不买房,一直租着住,居住条件未必不如你,但是我结余出来的钱可以办其他事,比如说旅游、摄影、钓鱼、进修、创业甚至仅仅是坐在阳台上发呆。最后,我们在老人院会师。坐下来聊天,你有什么可聊的?三十年敬业爱岗的劳动模范?还是得了多少次升迁,斗败了多少竞争者?但我可以聊的有很多,我去过的地方,我见过的人,我玩过的游戏,我品尝过的美食,甚至是我见过的无数河流上的落日。你有什么?你只有听的份,而且会觉得你的一生完全是浪费。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房价,也阻拦不了地王的出现,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游戏的玩法,改变对人生的态度。如果我们的人生如此贫瘠,以至于需要一套房子才能填充;如果我们的人生如此怯懦,以至于需要一套房子加以鼓励。那么我支持任何一个人去买房,买了房,你的人生就定型了。不过如果你还有一调羹的梦想在,觉得老天把你派遣到人世间并不是为了卖一套房子给你,那么,你一定会有更多的选择。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王,因为都跪下了,所以才有地王和帝王。拿回你的王冠,站起身来,那么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