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岛城楼市地铁热泼点冷水

(2009-06-01 14:59:36)
标签:

杂谈

    要说岛城楼市最近有哪些话题能吸引大家的眼球,无疑地铁的事情颇有些炙手可热。而从青岛目前的现实来看,地铁不修是不行了。

    中国的城市一般市民而言有五种出行模式:依次为:步行、自行车、公交、轻轨地铁、私家车。它们互相交融和补充,构成了一个城市比较完善“血液“流通的形态。但在由于青岛是个比较典型的山地城市,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是不属于这个城市的。又由于步行的局限性,使这个城市更多的依赖公交车和私家车,尤其是最近两年来,市区的私家车以每年十万辆的速度增加,大大超过了修路的速度,使交通不堪重负。

    青岛的城市布局恰恰是一个长筒型,核心区域在最南边的沿海,这又与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四周扩散型的城市流动格局不同,更多的人群早晚往返于这个城市的南北之间,造成南北之间的单向流动性太大。而从地产角度来看,这也是造成城市南北房价呈阶梯状分布的主要原因。

给岛城楼市地铁热泼点冷水

    所以,要解决交通拥堵,要缩小南北差距,地铁修建都势在必然。但为什么十几年前就在讨论,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始实验段?因为修地铁需要巨额资金。地铁工程动辄百亿以上,没钱是办不成事的。而且这个工程需要时间。就目前的规划来看,怎么也要5年后才能坐上。也就是说,在未来数年内,青岛广大市民还是要依靠公交车出行。而目前的很多楼盘就开始大张旗鼓宣传上了,纷纷开打地铁牌。这个因素是个卖点,但毕竟还是比较遥远的事,太早的喧哗只怕会透支这个利好。

    胶州湾跨海大桥和隧道对西海岸楼市双刃剑式影响的例子就是前车之鉴。西海岸众多楼盘从2000年前后就开始打胶州湾隧道大桥的牌,前几年确实大有帮助,但到了07年就疲态尽显,结果到现在两大工程还是施工中。而西海岸的楼市早已备受煎熬。对桥隧前景的憧憬使众多开发商拼命盖楼,上百个盘的巨大放量使供需失衡;交通改善的理由使大家毫无忌惮提高房价,最终出现曲高和寡成交寥寥;而更为关键的是,众多操盘者因为桥隧的缘故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青岛主城区,只有隆和水岸等极少的人去开拓广大的内地客户,造成整个区域市场被桥隧拖住后腿,陷入飘渺的东岸市场中无法自拔,错过了大好的内陆市场机会。

    地铁也一样,如果众多的楼盘都把宣传点都放在遥远的地铁上,其他更重要的自然就容易错过。毕竟青岛楼市已经在向产品时代回归,户型、景观、用材、科技、节能等产品本身因素对客户的吸引力日益突出,这也是很多楼盘销售领先的最根本原因所在。

    就是单说交通配套的因素,也有比地铁更重要的因素。比如就李村东部的中央居住区各楼盘而言,地铁一号线其实对它们影响很小。该区域的当务之急是打通深圳路和银液泉路之间的南北交通,否则交通瓶颈将未来几年CLD的一大弱势。

    总之,地铁这味“药”的出现对于楼市是个好事,这个行业的人把它说明白,让大家都清楚也就行了。这个行业还有更重要的事,就是自己要“强身健体”,因为这味“药”不是百病都治,吃多了还会有副作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