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朋友如何才能买到满意的房子?

(2009-05-06 09:44:42)
标签:

杂谈

对广大的首次置业的年轻的购房者,他们一般是为结婚购买婚房,房子应该如何选择?到底是应该买新房还是二手房更好一些?百忍遇到很多朋友和网友来问买房的问题,多是笼统的,无法回答的,因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总体来看,有这么几个问题是每一个买房者都要注意的:

第一,要搞清楚你的需求是什么。现在很多买房子的人,不知道要买房子的具体条件,跟风的多。所以首先要搞清楚,个人现在的收入多少,积蓄多少?工作单位在什么地方?夫妻两个人怎么照应?将来有小孩怎么办?父母会不会过来一起住?工作的时间坐公交车是不是方便?要不要买车?每个月承担的还款数字是多少?等等,先有个具体和仔细的盘算,做到对自己心中有数。所以这些因素都考虑到的话,就会按照这些条件来找适合自己的房子,不会一大堆房子看花了眼,细化了各个因素之后,发现适合自己的房子没有多少。而且按照这个标准买了之后,不会后悔,不会住进来之后觉得这个不合适、那个不方便,这里搞不定,那里出问题。

第二,要实地考察,仔细了解。人不能太懒,一定要实地看一下,样板间要看,售楼处要进,买的楼层要爬上去看,还有楼周边的环境、配套、交通,都要一点点的看,这样的话,才可以确定这个地方缺什么,这个地方有什么,才可以了解,包括房子质量好不好,哪儿有问题,才可以看出问题,要不然花了很多钱买了房子,什么都交完了之后发现问题就晚了,一定要亲身实践,做到对要买的东西心中有数。

第三,要转变观念,量力而行。因为现在青年人花钱比较多,积蓄相对少,更重要的现在面临经济危机的局面,很多东西是没有保障,可能现在一个月挣5000元,下个月就失业了。所以一定要现实一点,房子小一点,总价低一点,留有余地。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判断和准备,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保证能够应付,要不然出什么问题,泰山压顶真能把自己压垮,这就不值得了。将来条件好了,小房子可以换成大房子也不迟。所以第三点就是对未来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其实买什么东西都是这样,只要做到这三个心中有数,出错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而在新房和二手房的问题上,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新房的特点可能会更大程度上保证质量和服务,有开发商为你负责,有物业提供服务,住起来可能舒服一些,贷款的条件宽,而且青岛本地市区有个炒房导致的现象,就是二手房和新房价格倒挂,使新房性价比高一些。

但是新房也有一些不足,首先新房大多是期房,要等很长时间;其次大多都是毛坯房,要装修,这个是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所以如果资金相对多一些,再就是时间相对多一些,精力多一些,可以买新房,有时间装修,有时间研究建材,有时间等房子交付,这样适合购买新房。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急等着结婚,或者是对房子的标准也不是这么高,你可以购买二手房。新房的小户型少,婚房以小户型为主,这样没有办法的话,就只能选二手房。最后,新房的面积比较大,总价比较高,使买房者负担比较重。

再说说宏观方面的问题,这也是购房者必须了解的:

对于青岛这样一个外贸型城市来说,这一点应该非常注意,现在看到青岛外贸的一季度数字下滑了一成五,形势也很严峻,如果在今后几个月内得不到改观的话,对本地的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冲击。

房地产企业本身,政府2009年安排了5万亿的贷款项目,一季度已经放出4.58万亿,钱大量从银行出来了,许多的钱都流到房地产企业当中,房地产企业不存在去年那种资金严峻的形势,去年资金链很多快要断了,所以要拼命促销,今年房地产压力不会这么大了。相反流动性加大,可能使通货膨胀重新抬头,这将促使楼市的火暴持续下去。因为只有买不动产才能保卫人民币了。

从本次房展上也能看到,现在2007年两改和2008年两改项目现在已经陆续开工甚至建成,进入市场,这样会大大的推高房子的供应量,使整个市区的成交比例,在整个青岛市占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这也是整个4月份的成交量非常显眼的标志。

对房地产来说,对开发商的压力,落实到市区来说基本稳定了,除了市南的高端项目,销售不动,回暖不是太明显之外,中端5000-7000元是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销售也是非常火爆。如果按照目前的工程推进速度,到2010年市区的供求紧张状况将大大缓解,那时买房可选择的余地就大多了。 

最后补充一句:转眼间又是五四了,已经90年了,看看现实,国人尤其是青年们最缺乏的依然是德先生与赛先生,科学与民主似乎更加远离我们。就买房子这个事而言,也是如此。你只有仔细研究,钻研一下,学些专业知识,才不会被欺骗;你只有遇到事的时候敢于担当,与大家一起来解决,才是强者,这也算是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