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和大师的对话
(2011-08-14 20:38:14)
标签:
通道楷体托尔斯泰日记gb2312俄罗斯文学杂谈 |
分类: 梅子梦境 |
阅读大师的日记,发觉自己在不惑之年的困惑、反思竟有些接近他十九岁的感悟,心中感慨无限,于是,明白没有理由去抱怨自己为何如此凡俗,本来,一切由心生,无论是对于世间的认知,还是人生的定位,均出自内心夙愿的差异。无知的人必定陷入凡俗无尽又无聊的烦恼之中。
俄罗斯文学,一直以来,我都因叛逆而拒绝了解,这缘于与研究俄罗斯文学的父母缺乏沟通。但到了不惑之年,忽然发觉自己痛失了很多成长之路应该汲取的养分。这无序、
平庸的生活让我走得好艰辛,一方面,在外人看来,我的生活安稳幸福,内心里,我却常常空落落的,犹如缺乏滋养的根系,枯竭而又倦怠地勉强地生长在一片不愿成长的土壤里。
学习心理学,了解家庭排列,都让我理解到与父母家人沟通的必要,我也尝试通过文字与父母交流,虽然得到了些许回馈,但那种深层交集的渴望,有时候,还是会在我内心爬升。
放下《托尔斯泰日记》,大师的箴言如星际流云在头脑徘徊,高远、浩渺、新奇、完美。倦意袭来,我在梦中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的邻居是一个身着灰色道袍的长着胡须的道士,他信赖我,告诉我,他家榻榻米下是一个地道。危难时期到来,我牵着儿子的手钻入他家地道,随后,很多邻居也都跟来,那里有很多窗户,能看见外面的草丛大树,同样也能隐隐听见入侵的敌人的吵嚷声音。很快,似乎敌人也寻到了地道的入口,邻居们开始怀疑道士的用意,怀疑地洞是圈套,唯有我相信他。道士并没有像丹柯一样,将自己胸膛的心掏出照亮蒙昧的邻人,而是无动于衷。因为我没有怀疑,于是,在他的指引下,我推开一扇门,‘过去后,把门关好,没有人能走进这扇门,一直走,你就会找到出口,那是一个和平的天地……’他告诉我,我拽着儿子,一同用力将门撞上,我们俩行走在一片寂静黝黑的通道里,不知道为了什么,我相信这是通往光明自由的通道,我们走啊,走啊,不知疲倦,终于,寻到了一个光亮的孔洞,我们加快了步伐,身体也变得轻盈了,冲到洞口,天地一片光明,放眼望去,嫩绿的草坪没有边际,我清晰地看见,那青葱的草叶上点缀的露水,清亮、无邪……”
这样的场景令我难以忘却,醒来,我想,那是我对自由的向往吗?我知道,这片明媚的世外桃源,是我内心向往的乐土。
枕边翻过的《托尔斯泰日记》,泛黄的纸张上跳跃着这样的字句:“幻想有比现实好的一面,现实也有比幻想好的一面,两者结合才是完满的幸福。”我躺在现实的空间,幻想着自由的梦中世外桃源。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继续在枯燥的现实空间过凡夫的物质生活,为了能够在心间的梦幻乐土过无忧的精神生活。
也许,这种结合就是幸福。也许,这是与大师穿越时空的梦中对话。也许,在大师的指引下,我的心田能够得到滋养,虽然,一切的认可、名利都是无用的,只要内心充盈对光明善良自由的梦幻世界的向往,总会找到有益的行为,哪怕此刻记录这个梦,相信,所有精神世界的修行都是有益的。余下的,是要抓紧在现实物质生活中给自己留下的宝贵时光,做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