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菲茨杰拉德的叹息

(2011-04-16 18:39:19)
标签:

菲茨杰拉德

英美

楷体

gb2312

红发

杂谈

分类: 心灵小记

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凝神阅读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骤然,心情被作者对立、不安的茫然情绪所打动。回想起多年前,上“英美文学”课时,老师赏读菲茨杰拉德的原文,华丽的描写萦绕在爵士乐的音乐碎片中,老先生讲得如醉如痴,同学们大都趴在桌上沉睡,我也只是被作者用词的意象手法所迷惑,并无任何共鸣。然而,此刻,当读到《红发女巫》(O Russet Witch),这段话:

“35岁到60岁之间的这段岁月,就像一座难以理解、感到困惑的旋转木马般不停转动……一开始呈现的是柔和的粉蜡笔色彩,然后,逐步变成单调的灰色和棕色……”我的视线模糊了,这不是矫情的现代人所常用的比喻,而是一种痛彻内心的无奈。我感觉,那个逐渐变得老态龙钟的莫林,仿佛就是自己或周遭部分人的明天,不同的是,莫林视“红发女巫”为他在充满窒息的生活中的念想,我们可能连这个念想都没有。而当岁月带走了“红发女巫”同灵魂一样老去的年轻饥肤,莫林心中的念想也旋即毁灭后,留下的只是孤独的轻叹。

有人说,“人生最可怕的是万念俱灰和踌躇满志”。而生命中恰恰是这两种基调并存的,当我们用某种念想来点燃生命,那么就会进入这样一种虚无的向往,而一旦灰飞湮灭,我们重又被投入寂寥中。所以,做人,是否应平平淡淡、无奇、无望?如同书店中平静老去的麦奎恩小姐般平淡?

另一个难以在我脑海中抹去的是《残火》(The Lees of Happiness)中坐在门廊下,永远挂着平静、宽容、迷人微笑的罗珊娜,和目睹他们从幸福新婚投入孤独死亡的位于罗马镇的房子,善良的美人那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为何会被无情地投入到寂寞的悲凉中?

人生是否总是交织在一种不安的氛围中?而又有谁来听你诉说这不安?穿越时空,我遥望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罗珊娜、莫林,听见他们的轻叹,理解他们的苦楚,又被菲茨杰拉德幽默所感动,莞尔一笑,“在灵魂漆黑的漫漫长夜,每一天都是凌晨三点钟”。孤寂的现代人,你窒息的灵魂要向谁叙说呢?

每日,对着荧屏,坐在摩天写字楼的隔板内,身边是陌生而熟悉的同事,因为多数人都是“麦奎恩小姐”,在物质的世界中,人们所谓的生活即是车子、房子,还有谁去顾及灵魂,顾及你的心?当不得不被“钉”在座椅上的工作日里,“QQ”扮演着与远方一位愿意听我说话的朋友的媒介,我知道,那只是感觉我孤寂的一位朋友,出于善意或好奇,不时联络我,陪我聊天,但并不能读懂我。“Damn,有人听你说话,这已经不算太坏啦!”心中塞林格的那个想当麦田守望者的反叛男孩低声骂道。

好吧,对平庸之辈,人生所谓的念想也许不过如此,如若不能用文字来幻想“红发女巫”,兴许,有人愿意倾听你的孤寂,或者说,能够穿越时空,捕捉到某位文学巨匠的灵魂轨迹,理应知足了。宛若,此刻,在拥挤、焦虑的人群中,我感受到菲茨杰拉德的叹息,这一瞬,即为沉闷于生计的生活升华了灵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出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