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我、超我、自我

(2009-07-20 21:34:26)
标签:

本我

超我

心理学教授

痴梦

《莲花》

杂谈

分类: 心灵小记
 周末有幸听了人大心理学教授胡邓的课,课堂内容涉及家庭、婚姻及女性心理。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每个人都是由三个‘我’组成的,即‘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是内心深处真实的自己,是最本真的;‘超我’代表成年人约束下的自己;‘自我’的主要目的就是调和好‘本我’和‘超我’的关系。”

    我顿时茅塞顿开,想起看过的一些小说,在此小议一下,纯属个人偏执地大胆猜测而已。比如《莲花》,书中的三个人物其实应该都缘自一个人,单纯率真的内河也许是“本我”。理性、冷静的善生代表“超我”。而庆昭,从头至尾都处于“听众”的位置,相对于另两个主人公,思想、行为也比较“中立”,也许象征着“自我”。诸如此类,但凡心灵题材的小说,都能从中分析出三个“我”的影子。

    虽然自幼酷爱读小说、散文,但终因“知耻”而放弃作拙作的梦想,但这个“痴梦”仍旧困扰我。一个黄昏,反复听一首乐曲,忽然,一个主题在心底升起,于是,产生了要写部小说的“妄想”,渐渐的,人物们一个个在脑海中冉冉升起,对头脑中那些难忘的细节而生的情感,好像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般惆怅。于是,小说完成了一多半,但当听完心理学教授的课后,回想书中几个虚拟的人物,竟也逃不出“本我”、“超我”“自我”的圈子。

    也许,一切喜好自省的人,终其一生都在三者间迂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