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梵高——色彩摇篮曲的作者 (七)

(2009-06-07 14:28:30)
标签:

印象派

摇篮曲

印象主义

技法

文森特

巴黎

文化

分类: 梅子译文

    梵高的视觉是怎样产生的?至今仍是一个谜。阅读他的信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视觉形成的过程。天才的形成,既源于遗传,又源自内心接受真理的渴望,以及对色彩的直觉把握,执著性也是一种基本要素。没有职业和家庭的羁绊,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致力于发展绘画的技能上。

 

    考虑到色彩应用的更广泛的技法,文森特开始询问提奥印象派的问题。他知道动态在印象派中的运用,但对于印象派画家广泛采用的明亮的色彩、欢乐的场景及自发性的技法仍旧一无所知。尽管,早在十年前,第一次重要的印象派画展就已经在巴黎成功举办了。而文森特对不远处巴黎发生的变化知之甚少,他在信中说:“在荷兰,很难理解印象主义究竟是什么。”但他同不少印象派画家一样,已经开始学习日本木刻。

 

    提奥虽然劝说他不要到巴黎来,但1886年3月,在对印象主义进行长达18个月的探寻后,文森特给提奥的办公室发了份通知,告知自己已到达巴黎——“请不要因为我的突然到达而生气。”文森特和提奥搬到了一起,通信也自然中断了。

 

   尽管只有少数几名印象大师的作品有销路,巴黎的艺术家还是不断发明新技法,诸如Georges Seurat的点彩画法——远远看去,即小点儿或色彩笔道堆砌而成的新技法。文森特在工作室或咖啡馆与这些艺术家聚会。很快,许多人就把他视为天才。从他在雨中徒步到Courrieres起,仅仅六年时间,文森特就成为了先驱艺术家之中的重要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