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梵高——色彩摇篮曲的作者(五)

(2009-06-04 21:53:01)
标签:

摇篮曲

职业画家

劳动者

购买食品

文森特

文化

分类: 梅子译文

  文森特总是先付给模特费用,然后才购买食品。所以,他经常在饥饿中等待提奥的信。象梵高一样,过了几天仅靠咖啡、面包充饥的日子,我的头已经有些眩晕了。于是,我想,为了能挣得饭钱,为什么文森特不能如其他劳动者一样工作呢?要知道,他有着宽宽的肩膀,而且也很健壮。他的信给了我答案:“绘画比食物更重要。”

 

   提奥给文森特提供了一切经济来源。当生活窘迫时,文森特会告诉弟弟:“我的内衣都快撕成碎片了。”尽管如此,作为兄长的他还不断给予提奥人生的哲理:“了解上帝的最好方法就是博爱万物,爱朋友,爱妻子......而这爱必须是高尚、细腻、亲密而又充满同情心的。”

 

   虽然,文森特想表现的是平日生存状态下的高贵尊严,但他作品的主题却是阴郁的。他喜欢寻求毫无吸引力的模特或是不愉快的场景,“我在贫穷肮脏的房间角落里画画。”于我而言,他的作品是不令人愉快的。为什么总要表现生活中的阴暗面呢?也许,文森特相信人们会喜欢他的作品,“如果普通的劳动者愿意把这些画挂在他们的房间或工棚,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了。”

 

   1883年9月,文森特30岁了,已经当了3年的职业画家。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色彩,“我感到有一种色彩的力量唤醒了我。”这种唤醒指的是艺术家对色彩的顿悟。梵高的行为却显得很极端,色彩迅速占据了他所有的感知体系。文森特上钢琴课时,他对老师说,音符是从深蓝色到黄色排列的。老师以为他疯了,拒绝再给他上课。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