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想主义照亮校园(二)
——再议朱永新的“新教育精神”
程大琥① 李小琼②
(湖南师范大学①教授 ②硕士生)
2007年即将挥手作别,“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有很多精彩和故事,我们不忍匆匆忘记。
2007年,对于新教育实验团队来说,确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里,在各位同仁和全国各地新教育人的努力下,新教育实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许多新成果。
值此岁尾年初之际,我们将新教育这一年来的一些重要事件按时间顺序加以罗列,谨以备忘。
一、新教育公益成效显著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新教育专业研究培训团队到贵州凤冈县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贵州行”公益培训活动,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和老师们的欢迎,成效很好,点燃了凤冈新教育的火把。出版了《一次梦想的远征》。并在凤冈成立了第一个移动图书馆,供当地辐射范围内的师生借阅图书。还在甘肃宕昌成立了第二个移动图书馆。目前效果良好。10月下旬,新教育研究院、灵山慈善基金会和苍南教师团队联合再次前往贵州进行培训活动,学者陈大伟先生随队前往指导培训。10月下旬,在江苏昌明新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下,新教育研究院核心研究培训团队前往甘肃宕昌县进行公益培训活动。在公益培训活动中,由干国祥、马玲等专家为负责人的新教育专业团队及访问学者、志愿者付出了辛苦的努力,专业精神及敬业奉献精神得到了当地老师们和教育部门的赞誉。
台湾慈济基金会捐助价值200万元的新教育“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组开发的童书书包,发往甘肃、青海、山西、江苏、浙江、内蒙古以及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等,对促进儿童阅读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新教育实验团队成功转型
5月至6月,新教育团队实现了转型,新的架构形成。新教育理事会、新教育专家委员会、江苏昌明新教育基金会、新教育研究院、江苏省新教育实验研究专业委员会陆续组建成立。新教育研究院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主要执行团队,成立了办公室、研究中心、课题管理中心、培训部等部门。完善了作为公益性NGO组织的系统架构。朱永新老师担任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卢志文先生荣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和基金会理事长,王海波先生任基金会副理事长,许新海先生任江苏省新教育实验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三、新教育年会顺利召开
7月14日-16日,在山西运城市召开了第七届全国新教育研讨会,会议由新教育研究院主办,运城新教育集团承办。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内蒙、贵州等27个省市自治区的6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内容包括新教育公益晚会、新教育儿童阅读、新教育有效课堂研讨、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新教育年度总报告等几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很精彩,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期间,还举行了烧烤晚会。会议还采用了短信平台等新的先进会议服务技术。会上,朱永新老师作了《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大会主报告。向江苏省睢宁县沙集小学等十所学校颁发了新教育实验学校铜牌。
四、新教育基地小学开始运作
8月,新教育实验的第一所基地学校——新教育小学,在翔宇宝应实验小学开始筹备,并于9月开始运行。在这所学校从1至5年级选取了12个班级进行实验。新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团队进驻基地学校,开展实验活动。学校校长由朱永新老师担任。除了日常的实验活动研究外,基地学校还从9月开始,每个月的第二周为实验开放周,各地的实验学校和个人都可以前来参加研讨观摩活动。
五、召开实验区会议实现新转折
9月29日,在浙江杭州萧山区,由萧山教育局承办,新教育研究院组织召开了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山西、浙江、江苏、新疆、山东、河北等15个实验区的负责人和代表,贵州凤冈也派来代表参加。与会代表集体讨论了新教育研究院即将出台的《新教育实验区(2007-2010)三年发展规划》、《新教育研究院访问教师制度》、《新教育实验个体、实验共同体及实验区域共同体管理办法》、《新教育实验课题管理制度》。同时还就新教育实验区的发展、实验区培训、新教育实验项目、新教育公益项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上,朱永新老师、卢志文院长做了重要发言。这次会议成为新教育实验区管理工作的一次新转折。
六、实验区培训活动启动
自新教育新的团队架构成立后,新教育实验区的培训活动便摆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准备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对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实验区分别进行一次系统培训。经过研究和田野培训锻炼,新教育核心研究团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验课程体系,包括新教育儿童课程、有效课堂培训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等。并形成了自己的培训模式——“2+5”培训模式(即2天新教育通识培训,5天的进校课堂的实际田野培训),培训效果表明,这个模式是有效的。新教育培训团队于9月份在苍南实验区,11月在山西绛县实验区,12月在江苏灌南实验区进行了培训。2008年还将对5-6个实验区进行培训。感谢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对绛县、灌南等经济不很发达的地区的培训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七、央视报道新教育反响强烈
11月11日,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栏目《新闻调查》播出了时长达45分钟的专题节目——《心灵的教育》,对新教育实验进行了深度报道。获得了很好的反响,据了解,这期节目取得了该栏目的又一收视新高,达到了1%的收视率,即有1000多万观众同时收看了这期节目。新教育实验再次得到了更多媒体的关注。很多观众和网友给予了新教育很高的平价。中国青年报领导、著名记者谢湘老师发来短信说她看了节目后深深感到“踏踏实实做一件对教育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远胜过一百个宣言!”
八、新教育精神的阐释明确了新教育团队发展定位
11月25日,在江苏海门举行的江苏省新教育实验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成立仪式上,朱永新老师作了《新教育精神》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朱老师指出,新教育的精神,新教育人的精神,第一是追寻理想的执著精神(理想主义),第二是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田野意识),第三是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合作精神),第四是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公益情怀)。并逐一进行了阐释。这次讲话为新教育团队发展方向作出了明确的定位。之后,朱寅年撰写了《解读新教育精神》一文,对新教育的“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的特征进行了解读。
九、朱永新老师荣任民进中央副主席
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和精神领袖,朱永新老师今年喜事连连。12月7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朱永新老师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此外,12月15日,朱永新老师还获得了“2007中华十大财智人物”荣誉称号。目前,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2007中国十大改革新闻人物也将朱老师列为候选人。
在“十大财智人物”颁奖会上,朱老师说:“我是代表6万多名新教育人来领奖的。在许多人批评、指责我们的教育,或者在书斋里高谈阔论教育的时候,他们努力用行动去改变;在许多学校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时候,他们努力在探索如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许多教育公益组织为西部教育造房子的时候,他们努力地尝试去改变那里的教师。他们推动的“营造书香校园”等六大行动,他们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等等,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老师与孩子,改变着我们的校园。”
十、新教育即将公开出版自己的杂志
经过酝酿和筹备,新教育出资创办的《新教育-读写月报》杂志即将正式出版发行。这份杂志作为面向全国的大教育的杂志,将努力成为全国教师的一个精神家园。著名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先生担任新教育杂志的主编,他提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在试图打通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通道;我们坚信,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连接”。杂志每期定价6元,年订价72元,邮发代号:44-7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