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难过后最重要的几个问题

(2008-05-21 16:26:19)
标签:

献计献策

灾区重建

杂谈

分类: 香碎羊杂

这次特大地震灾难,来得非常突然,损失非常惨重。经历了三天的沉痛哀悼,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如何重建上,这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应该从悲痛中勇敢站立起来,用爱的力量用科学的方法重建美好家园。

 

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疫情及水情山情,决不能让灾难第二次降临。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容易麻痹。一是受灾面积大,二是历时长,一天两天可能会集中精力,时间一长,很容易忽略细小的问题。而细小的问题,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慎之慎之!老百姓的生命是重要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玩忽职守。

 

二、妥善安置百姓生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现在灾区百姓很多都住在帐篷里,集中居住是目前的唯一方法。但是也应该适当疏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灾难发生。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但时间一长,恐怕有点杯水车薪。所以,组织百姓自救,尽量挽回损失,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国家应该尽快制定初步规划,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早动手会更加有力,从居住到吃饭到精神生活都要有一定的打算,边做边改,不必太多精细策划,毕竟,情况多变,很难把握。

 

天气越来越热,情况越来越复杂。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不是个办法。所以,疏散势在必行。建议增派大量工作组到四川长期指导重建。还要初步考虑天冷了以后的安置问题,要精心计算救灾物资的维持时长,早准备早打算。迅速将简易住房建起来,保证生活正常化。

 

三、做好百姓思想工作,尽快疏导百姓受灾心理,争取在精神的重建上也有大体的计划。

 

时间一长,老百姓也许在心理上会随着情况的多变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加紧组织人员进行心理的疏导,并且制定初步计划,估计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及时处理突发事件。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纠正补救,尤其是孤儿和残肢儿童。国家还要培训志愿者,参与灾区心理重建。

 

更重要的心理补救措施是,多给老百姓温暖,中央领导要定期到四川走访慰问,在政策上要注重倾斜,用更多的温暖来化解灾民心灵上的冰冻,使他们在温暖中逐渐树立重新生活的勇气。国家也要经常组织文艺宣传队到灾区,定期为百姓送去文化大餐。另外,逐步建立精神食粮的补救制度,让更多的人有电视看,有广播听,想法设法保证他们的精神不成为孤岛。还有,医疗队要包干到户,利用全国的医疗力量轮流对灾区巡诊,不间断,不中止,防患于未然。

 

四、倡导志愿者、大学生就业到灾区,帮助灾区重建家园。

 

这一次重大灾难,我们也感受到了大爱的狂潮。很多有志青年自发组织到灾区参加救助活动。我们应该提倡更多的志愿者有组织的到灾区去,科学指导救灾工作。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也鼓励他们到灾区去就业,对他们的就业要给予物质上的优惠。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为灾区做事,这样一来,我们的救灾就有可能向着更美好的前景进发。

 

五、在全社会倡导博爱思想,让每一个人都能随时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形成爱的温暖氛围。

 

爱,使人快乐幸福。有爱在,我们就有美好的明天。所以,我们倡导播撒爱心,从孩子做起,大人要做出榜样,以此为契机,形成社会良好氛围,扭转功利主义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正面形象要做好宣传,对反面典型要严厉打击。尤其要严打玩忽职守者,发国难财者,造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大好局面。

 

六、优化组合村镇区,建立新的居住地。

 

很多村镇在这次的灾难中人口损失惨重。国家应该统筹安排,重新优化组合,建立新的居住网点,消除因居住零散而造成的生产方面的困难。当然,要做好工作,尽量给予百姓优惠,让他们没有顾虑。

 

新的居住网点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天气情况,尽量从长远打算,预计灾难到来的各种可能性,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我相信,中国人如此智慧,举全国之力,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