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实用信息健康/保健大话健康营养师培训饮食禁忌均衡营养 | 分类: 闲话斋●杂谈评论 | 
 
 
MM为了保持蔓妙身材,都会下意识控制甜食的摄入,某些疾病患者(如糖尿病)也坚决把甜食拒之门外,因为在多数人看来,甜食是令人发胖和影响健康的罪魁祸首,可美味的蛋糕始终诱惑,如果少量并在合适的时候食用,对健康也有积极作用哦,人们在生活中对甜食的理解有不少误区,让营养师来一一告诉你:
误区一:为了瘦身,拒绝甜食
都以为甜食对瘦身有百害而无一益,想吃又不敢吃……这种精神压力影响脑部反而会导致暴饮暴食的不良后果。饥饿时如果吃点儿小甜点,使体内血糖值上升到一定水平而令大脑饱腹中枢启动的话,防止进食时胰岛素急剧分泌而形成大量脂肪就可以缓解人的饥饿感,。另外,小甜品可以帮肋人放松身心,消减烦乱不安的情绪。
误区二:减肥期间不吃甜食
减肥期间降低卡路里的摄入固然正确,但低于800卡的食谱最终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或低血糖,降低了新陈代谢率,以后多吃一点甜食就会迅速发胖。因此,注意均衡营养才是减肥食谱的关键。
误区三:早餐不吃甜食
经过12小时以上的能量消耗,在早餐摄入甜食,会被迅速吸收转化为脂肪吗?错,早餐要吃好,而营养来自多种食物的合理搭配,当然也包括糖类,不好好吃早饭的人,时常会感到昏昏沉沉、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这时如果吃点甜食,就能快速恢复大脑功能。
误区四:吃甜食易患糖尿病
其实糖类并不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促进多种慢性疾病,市场上有40%的蛋糕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这些食品不宜多食,但有些蛋糕里加入的是不产生热能的甜味剂,如糖醇类,果糖、蛋白糖类等等,这类甜味剂在人体内代谢的某些过程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对病病情控制比较满意的糖尿病而言,它使血糖升高的速度远低于葡萄糖或蔗糖,因此可以适量食用。
注意: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白糖是蔗糖,蔗糖在肠道中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后吸收较快,可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还是不吃为好。
误区五:蛀牙都是甜食惹的祸
这个观点是人所共知的。难道所有患有蛀牙的病人都是由于意志薄弱经不起美味蛋糕诱惑造成的吗?蛀牙绝不是因为吃甜食就能造成的,这主要归功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睡前经常吃甜食,刷牙又不彻底,口腔中残存的糖份分解成酸性物质,长期下去,就会损坏牙釉质、牙本质,最终形成蛀牙!因此,只要在做好口腔清洁,就可以大胆地吃蛋糕了。
误区六:吃苦药配甜食
中药煎成的汤剂多数苦涩味很浓,往往有些人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去。相信不少人都有此经历,吃药的时候要么加糖,要么拿一块蛋糕就着吃,其实,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铁、钙等元素和杂质,一旦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与之相合,就会起化学反应,影响药效,而且危害健康。其次,有些药必须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才能发挥出疗效。再者,糖可以干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热药的药效,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如马钱子极苦,就甜食吃会降低药效。因此,医师开的是苦药,就必须苦口咽下去。
 
营养师提醒:如果希望在甜食和健康之间找到平衡,最好吃以下几种糖:
红糖。它也叫“黑糖”、“褐糖”,含有较多的铁、钙、钾、镁等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利于人体内酸碱平衡。
糖醇类甜味剂。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等,甜度略低于白糖。它们能量低、不会引起龋齿、不升高血糖,属于健康甜味剂。但每天的食用量最好别超过20克,因为它们会促进肠道蠕动,过量食用能引起轻度腹泻。
几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浆做成的甜味剂。但营养学家们推荐的每日摄入白糖总量大约为30—40克,即不要超过每日摄入总碳水化合物的10%。知道了吧?只要合理食用,做到均衡营养,甜食和健康其实是可以并存的!
 
秋老虎来了,早餐吃哪些食物? 
给网虫的六个健康建议(图文)原创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