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略的智慧和理由

(2011-09-20 09:47:50)
标签:

人生

红尘

杂谈

分类: 评论

省略的智慧和理由

辛泊平

 

最早被宋晓贤打动,是他那首道尽小人物卑微命运的《一生》,然后是持续地阅读,系统地论述。近年来,晓贤兄很是低调,在许多论坛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作品也显得很少。但我知道,晓贤兄没有停止,他一直坚持着属于他的诗歌写作。所以,从《诗歌月刊》上读到他的两首短诗并再次为之感动,也算正常了。

他的《省略》是一首智者的诗,但不是天然的智者,而是饱经红尘之累的心灵取舍,是一种面对喧嚣的宁静自守。可以说,从《一生》对现实的揭示和批判,到省略的退回心灵,宋晓贤实际上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如果说,在《一生》中,他完成了直观的“看”与“说”,即把生命的本原状态赤裸裸地拎到你面前,让你重新审视生命的卑微与悖论,但并没有解决什么,诗人只是把有价值的问题呈现给读者,并不负责提供人生的答案。而到了《省略》,诗人就提供了参考答案,或者说完成了对问题的积极干预。在这首诗歌,诗人不再执着于对现实污浊的指认和控诉,而是回归内心,面对自我,在与自我的深度磋商中抵达了人生困境的出口。

诗人早已经洞悉了达尔文主义社会化背景下的社会律法和人生秩序,所以,他不再怒目金刚,而是自觉地放弃了一些扰乱心魂的外在之物,所有的猜忌,倾轧,陷害,诋毁,包括由此而生的愤怒、忧伤、悲哀,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它们表情不同,实则同谋,对象都是原本干净无尘的赤子之心。无论它们打出什么样的旗号,它们的阴谋是一样的。不会反观内心的人很容易被它们咄咄逼人的气势所俘获,而灵魂一旦成为俘虏,人就成为非我,成了在人为意义、认为荣辱的乱麻中挣扎的困兽。所幸的是,回顾人生的历练,诗人终于顿悟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无上智慧。

这样说并非确认诗人的宗教信仰,只是把意义指向生命本身的智慧是几乎所有宗教的核心。因为,智者明白人们拼命追求的东西不过是生命的附加值,甚至是生命的反面。所以,他们才会清醒的认识到人类被欲望吞噬的可能,才会决然地走出红尘的羁绊。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诗人的宋晓贤启动了除生理之外的另一个智慧的天窗,抵达了灵肉两清的澄明境界。

当然,像浴火的凤凰一样,涅槃的过程既是重生,也是疼痛。所以,在宋晓贤的诗歌中,我读到了灵魂高贵诉求的净化过程,但同时也读出了疼。那种疼,来自柔软干净灵魂蒙尘的伤害,来自以拯救为己任的人子在尘世的蒙羞。这样的诗歌注定让灵魂战栗,让生命忧伤。因为,它已不再说分行的句子,而是诗人爱着的灵魂的喃喃自语,对自我,对造化,对永恒的神,或者就是时间。

 

附:宋晓贤的诗:省略

 

每天我都要省略一些东西

我不喜欢的

不想记住的

恶心的、污浊眼睛和心灵的

 

每天我做一道题

略去过程,略去忧伤

略去愤怒、苦难与伤害

略去扎心的言语

 

其实,每一分钟都在省略

但省略得不够彻底

闭目、屏息、塞耳

让世界默默在外喧嚣

让时间在身外默默流过

 

我被时间省略

我也在生命册上

把它省略

剩下的,就是我的了

就是这点东西支持我

活下去

——选自20094月号《诗歌月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