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刘伯温准备的“考场”——燕山龙影
(2019-01-07 08:24:54)
标签:
文化文学故事刘伯温敖然 |
分类: 影视故事:燕山龙影 |
84
工地的工匠们东倒西歪随意休息,营头仍在发疯一般叫喊:“铁头和尚……铁头将军……铁头王爷!快去找那只臭乌龟,老子要喝乌龟汤!”
一个工匠安慰:“头,虫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吧。”
另一个工匠提示:“再有三个时辰又该挨揍了,大伙还是应该准备点麻沸汤才是正经事儿,把屁股多洗几遍,这次是四十竹板,谁能受得了?”
营头发狠了:“不,这次谁也不准作弊,老子陪着,两个老家伙跟着一块挨打,咱们还撑不过两个老头子?”
刘伯温带领德光、敖亮走来,德光手里提着蛐蛐笼。敖然提了个食盒远远跟随,好似一送饭农妇。
刘伯温走过来说道:“不就是一只黑头蛐蛐吗?值当的如此发狠?老汉这里有一只,白送了!”
刘伯温把蛐蛐笼放在一块青石板上,营头几乎扑了过来,捧起蛐蛐笼,仔细端详,神色大喜:“铁头将军!真正的燕山铁头将军!”
刘伯温摇头长叹:“古人有买椟还珠荒唐奇事,今天有眼中只有玩物不见宝物的罕见怪事!”
营头被提醒,开始仔细端详蛐蛐笼:“这么好看的蛐蛐笼子……”
刘伯温指点:“这蛐蛐笼可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道脊!”
营头惊喜了:“刘木匠,刘师傅!角楼模型做出来了?”
工匠们一拥而上,围观蛐蛐笼,营头心细,从笼中解下一根头发。
营头乐了:“哈哈,这里还有一根长头发,有点香味,老汉人老心不老,眼不花心花!”
刘伯温接过头发仔细琢磨,拿出了怀中铜镜,头发竟然化为一根青色龙须。
刘伯温点点头,将龙须小心系在铜镜把柄上,又把铜镜放在心口。
敖然远远看见,面色突然绯红,心里嘀咕:“老色鬼!见到一根女子头发都当成了宝贝!”
营头高兴了:“刘师傅,你跟鱼师傅两位这下立了大功,朝廷肯定重赏,兴许这辈子都不用再做木匠了!”
刘伯温想到了茅屋中断腿的刘木匠:“刘木匠腿伤,正需要银子!”
营头吩咐:“留个家中住址吧,封赏下来,给你俩送到门上!”
刘伯温提笔留字,扭脸询问:“鱼木匠叫啥名字?”
敖亮插话:“听他说了一句,俺叫阳啊,从那就不见影了。”
德光点点头:“不错,俺小娘还是俺小阳,没听清楚。”
刘伯温也点头认可:“世上哪有起名字叫娘的?当然应该是个阳字。”
不远处,敖然神色大怒:“妖道!贪色贪财,现在又贪功贪名分别人功劳,当真名利之徒!”
潭柘寺凉亭外,姚瑶在搀扶村姑活动,敖然带领德光、敖亮气哼哼走进了寺院。
村姑显然身体并未康复,见到敖然,挣扎施礼:“小女子拜谢救命恩人!”
敖然摆摆手:“谢早了,你身上剧毒还在,能熬到现在,应该感谢这位姚姑娘。”
姚瑶摇了摇头:“可惜,我也没有能耐解毒,还是要找到刘先生。”
敖然恨恨出言:“你那位色鬼刘已经找到了,不但是个色鬼,还是个名利鬼,人家一个姓鱼的老木匠做出了角楼模型,这老色鬼面不改色分了一半功劳,好不恶心!”
姚瑶有些惊异:“刘先生能稀罕这点功劳?”
德光合掌点头:“阿弥陀佛!我师父早就说过,出家人最忌讳的就是一个贪字,看来不光在说我小和尚,也是在教导这位老道士!”
敖亮也无奈点头:“做出个蛐蛐笼就很了不起吗?”
村姑却惊异介绍:“姓鱼的老木匠?跟我家是邻居,木匠手艺远近闻名,就是贪杯好酒,所以穷的一个家就剩下了四个墙角。”
敖然点点头:“没错,就是他,我听见别人说他们,一对老酒鬼!”
姚瑶关心的不是这个:“这姑娘身上的剧毒怎么办?还是要请老酒鬼,看他能不能解毒。”
敖然突然想起了什么:“老酒鬼加老色鬼!这姑娘长得这么俊,老色鬼保准愿意施救,明天角楼奠基,老色鬼保准在场,你带姑娘去求医,看看老色鬼啥德行!”
敖亮还是心里对刘伯温念念不忘:“色不色不懂,但道士保准会救人,人家以前与我没啥瓜葛,不也是立即出手相救?”
敖然决断:“真救人还好,倘若夹带小动作,本姑娘便将他贪功作假行为当场揭穿,以后别说想成仙?要让他连做人都会觉得没脸!”
敖亮摇摇头:“这比吃了他还狠,至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