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楚大决战孙子最后的杀着

(2015-08-07 09:02:31)
标签:

历史

军事

文化

吴楚之战

孙子

分类: 青少读物《孙子伐楚》

那支最后突击的楚军,还保持着建制,此时也只能停下兵车,因为被掀翻的吴军兵车成了楚军战车的有效障碍物,大道不通了。混乱中楚军除了驮手,全都下车参加徒步追敌,楚军也被迫分散了。

有难点:士兵体力已经在超常发挥,现在身披牛皮重甲,徒步越野追敌,更是消耗体力,逃命的一般都体力超常,欲追上很难看来不可能一网打尽吴军。

沈尹戌略后悔自己的小失误:要是早些,再留哪怕一旅之兵,那么,所有的吴兵岂不是都要在劫难逃?

谁知,后悔只是一刹那,沈尹戌便被远处突然出现的情形惊呆:远处,犹如茫茫一线,数支吴军步兵,手中闪亮,衣甲鲜明,战旗猎猎,烟尘滚滚,平地卷来!

孙武最后杀着!

那支数立战功的前锋部队三千余人,不是被放置在后方休整吗?这就是孙武手中的最后一根稻草,用来加在楚军背上的一根稻草!

出动的正是时机:不管有多少楚军都无法抵抗了,士兵体力耗尽,手中的青铜剑挡不住吴兵手中兵器的巨力下劈,士兵们都已经脱力了,甚至宁可受死也不愿转身逃

还有一个关键:这股吴军有的士兵手中兵器奇特,沈尹戌认得:那就是著名的吴国金钩(现在称“柳叶刀”)沉重锋利,是吴军的独家密器,专门用来近身搏杀,其威力普通青铜剑无法相比,一劈之下,犹如雷击,挨上者往往剑断人亡。

就是普通的盾牌也没有用,春秋时期的盾牌大都是木质牛皮制成,用来防护箭矢效果颇佳,对付青铜剑也能抵挡一二,可是应付不了金钩,一挥即损。金钩有软铜厚背,刀刃经吴国的独家渗碳增加硬度,盾甲皆不能挡。

沈尹戌心中雪亮:完了!楚军休矣!楚国休矣!

战势变幻令人眼花头晕,胜负眨眼易位,现在成了有组织的吴军在肆意屠杀毫无反抗之力的楚军!怎么事情成了这个样子?沈尹戌脑海里冒出四个字:回天无力!

集结所能集结的人马走吧,稍迟欲走也难,等吴军杀到跟前,说什么都晚了,疲惫至极的楚军就是走路也不会比生力军迅捷。

沈尹戌心中苦涩,眼含热泪,率残部逃往澨,估计现在就是坚守澨也难了。

谁知还有更为震惊的情形在等着沈尹戌:还没有来得及进入澨,就迎头遭遇了澨溃兵,澨已失守,被不明吴军袭占!

别说出乎沈尹戌意外,就是吴军主将孙武也不曾预料,连吴王阖闾都觉得难以置信――事先不曾有此计划,更没有刻意布置。

原来是夫概残部,孙武传令后军出动时耐不住寂寞,残兵也要参战!毕竟休整了数天,恢复元气不可能,但对付精疲力竭的楚军还是不惧的。

战场混乱难通行,没人指挥约束的夫概率自己的几百私兵迂回到了楚军主力背后,原打算趁势回军截击,但大批逃往澨的楚军散兵提醒了夫概:跟着他们进澨城吧!

沈尹戌清楚的意识到:楚都郢城没有可能保住了,挽救楚国的唯一希望就是速速赶往郢城,将昭王转移出郢城――不――楚境!这样还能给楚国留下复国的种子。

延伸阅读:典故“最后一根稻草”。出自阿拉伯寓言,一个人有一匹老骆驼,它任劳任怨干活,主人想看看这个老骆驼到底还能装多少货物,于是不断地加、不断地加,但是老骆驼还是没有垮,最后主人轻轻地投了一根稻草在它背上,这最后一根稻草使老骆驼轰然倒下。 

在现代,一般形容人在困难处境下,已经达到了崩溃的边缘,然后再来一点小事就崩溃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