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楚决战前的楚军实力

(2015-03-22 10:10:35)
标签:

文化

历史

吴国

楚国

孙子

分类: 青少读物《孙子伐楚》

战力需要对比才能准确判断,楚国部队由多头构成,吴军有阖闾从中调度,楚军却令出多头,皇族军权又控制在囊瓦手中,这就给吴军带来了机会。

楚国也不乏名将,有些牛人甚至比效力于吴国的孙武、伍子胥更牛此人便楚国左司马沈尹戌

沈尹戌是王族,因为被封在了沈县,所以被人们称为沈尹戌,其实应该是姓熊名,他的祖父春秋五霸中以“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扬名天下的楚庄王

沈尹戌为人正直,嫉恶如仇,百姓对其敬爱有加本人工作敬业,因表现良好而不断升迁,官一直做到了楚国左司马

左司马这个职务二卿士之一,地位也就比令尹稍低,春秋时期各国的令尹相当于宰相职务,直接对王上负责,左、右司马是令尹手下掌军权的官员在国家对外作战时,是当然的统帅级别。

但总归沈尹戌还要受囊瓦制约,只能尽一名骁勇猛将职责,沈尹戌本也不是那种坐在后面喊兄弟们给我啊”的“帅才”,喜欢的是挥动长戈、驾驭战车,身先士卒冲向敌军。

这点极为重要,主将厮杀,士兵受感染,士气无疑大增;但沈尹戌也绝非后世李逵之辈,偏偏还长于谋略,与伍员、孙武一样,是位杰出的军事,我们后面会同孙武一领略其战场风范。

双方兵势:楚国集结于东部的主力不下十万,后方兵力还要超过这个数字,尤其大后方北部边境的方城,还屯扎着一支楚国“特种兵”。

方城一直被楚国视作守卫北部边境的军事重镇尽管楚平王荒淫无道,导致全国的兵马缺乏训练,但方城军队却一直接受严格操练,士兵素质极高,楚国精锐部队之冠

方城的兵车人,史书未详载其数量,从后来所参战战果来估计,应不下三万,也就是说,仅方城部队即能与吴国的远征军抗衡!由此看,吴国的这次出兵远征,结果并不那么令人乐观,关键要看主将的临场发挥。

所幸:吴军主将是兵圣孙武!

吴军的另一幸运:主楚之军的是名大才疏、权大智浅的令尹囊瓦,此人令强楚遭到了本可避免的浩劫。

吴军出动了!按照孙武的部署,杀向――不是楚国,是吴国自己的盟国蔡国。

楚国也出动了,由囊瓦为帅,出兵征伐叛变了的属国蔡国,吴军是长途北上救援蔡国?乍看是如此:吴国如不首先援救自己的盟友,岂不信义尽失?

蔡国位于楚国的东北方向,囊瓦率楚军十万余北出征蔡,即将迎头拦住逆流而上的吴军蔡国国土并不小于吴国多少,举国动员守境,但欲抵抗强大的楚军,要依靠吴军及时接应,不然必将是亡国之祸。

唐国之军也同时出动蔡国方向,看来是按照阖闾部署,前来汇合吴军吴军乘舟溯淮水而上,四国两方全面动员,大战即将爆发,照目前态势看,战火点燃于蔡国是不可避免的。

事情真会这样发展下去吗?

非也!这次由孙武指挥的向蔡国出动,不过是障眼法,“兵者,诡道也!”。孙武是在实践他自己的理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在孙子看来,面对楚国大军,致力于防备的结果肯定防不胜防只有进攻“使人备己”,才能摆脱被动。

如同围棋大师开局凝思,长途水运大军到蔡国边境,实际是在运子抢势,孙子策划的是一场典型进攻战

吴军是为灭楚而来目标早定:楚国的都城郢!

延伸阅读:1、 “兵者诡道也。”。出自《孙子兵法·之一始计篇》。白话意译:用兵是以诡诈作为指导思想的。

2、“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出自《孙子兵法·之九行军篇》。白话意译:用兵贵精不贵多,也就是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