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金山
子金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282
  • 关注人气:2,7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陕之战(47)

(2011-02-17 14:12:27)
标签:

文化

历史

军事

朱元璋

凤翔

李思齐

汤和

分类: 侃史之《大明铁骑》

47

北伐军向甘陕出动之前,南京的朱元璋首先开始了案头工作,毛笔软,钢刀硬,但这两种武器在有效性上却难分高下。

朱元璋的笔锋首先瞄准的是自己的将领,遣使去山西送去了自己亲笔圈阅“照办”的“中央文件”,其内容值得众人琢磨:给前线几个主要将领来了个“排排座,吃果果”!

“前段时间大夫汤和立了大功:定浙左,平闽中;平章杨璟也不赖:靖湖湘,定广西!这两位功高爱卿班师还朝之后,朕一直没来得及封赏,仅仅是因为大将军徐达灭元还未尽全功,等那时一块吧。

“至于不久之前杨璟将军兵出泽、潞失利,固然是由于轻敌粗心害了三军,但胜败自古兵家常事,世界上哪来得不败将军?再说了,不论该战损失多大,毕竟也为克复太原起到了重大作用,分了元军的兵势么,朕就不追究了。

“现在重新给大家排排军中位置,希望大家理解:左副将军冯宗异(冯胜)居常遇春之下,偏将军汤和居冯宗异之下,偏将军杨璟居汤和之下。最后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协力同心才能尽歼余寇!”

这里,老谋深算的朱元璋以自己独具的风格小惩了一下自己的同乡汤和,文中开头便表述汤和、杨璟战功,检讨失败的韩店战事却把责任推给了前锋杨璟,但在排座次时却将汤和降了一级,公开让以前作为汤和副将的冯胜坐在了汤和前面,对于杨璟?简直是越级提拔了!几乎有将杨璟与汤和开始并列的趋势。

这种貌似留面子实际掴脸的妙招将使汤和牢记一生,但估计汤和却从中受了大益,从此愈加行事谨慎,终于艰难地得到了善终。

朱元璋对自己的将士敲山震虎,对公开的敌人却显示了格外宽厚,对王保保,朱元璋不但一再当众夸赞为“当世奇男子”,而且一直没有中断对王保保的“统战工作”,多次亲自写信招降,但王保保却从不回信。

朱元璋又在巡视河南时专门派人祭祀王保保的义父察罕帖木儿在河南的坟墓,并且派专人为察罕帖木儿建屋守陵,结果王保保也没有受到感化,反而在兵败势孤之时把朱元璋的信使给一刀砍了。

对李思齐,朱元璋于徐达出兵之前亲自写信道明利害与前途:“之前朕曾遣使于足下处,不知道为什么至今未还?是朕用错了人导致使者私逃?还是足下发现了人才留下自用了?足下不会给秘密处决了吧?(其实朱元璋明知使者早就被李思齐宰了)若真是这样,估计足下也是被形势所迫,大丈夫当磊磊落落,是不会在意这些小小不愉快的!

“眼下,据闻足下坚甲利兵,深沟高垒,准备竭力抵抗我军,这使朕不明白足下的用意:昔日足下威据秦中,兵众地险,虽有张思道背后对足下做手脚,孔兴等人拥兵自保,扩廓不断以重兵相威胁,然都没有成为足下劲敌。足下那时没有依托秦地自立为王,已经是失算失机了!

“今中原全部为我据有,以前与足下相為犄角者,见我大军一到,皆尽望风披靡,狼狈鼠窜,撇下了足下以孤军相持我军,这不是徒伤物命?有什么实际益处?朕料到:足下的凤翔守不住!估计足下会远走沙漠,再图后举。

“然,蒙古人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足下带了那么多中原人处在那种荒凉之地,众人岂能不思念中原故土?一旦有变,足下妻儿老小皆不能保矣!

“且足下本来便是汝南之英雄,祖宗坟墓尚在那里呀!足下一贯深思远虑,怎么不想到这点?朕素来以诚待人,以信相许,若足下能翻然来归,朕当以汉竇融之礼相报;不然——出现什么结果就不好说了!”

朱元璋此信,可谓刚柔相济,有软有硬,斥责不揭短,指路不勉强,一切前途都道明不藏匿,充分显示了自己坦荡胸怀,话外有话:自己看着办吧!

据载,李思齐得此书后,立即有归降之意,只是由于一个名叫赵琦的养子坚决不干,鼓动李思齐率全军西入吐番自立为王,李思齐一时掂量不出哪头轻重,才犹豫不决,未能阵前“起义”。

但是,等徐达大军开到了凤翔,李思齐终究没敢据城顽抗,率所部逃到了宁夏临洮。

当时率部进击凤翔的为副将军常遇春,值得提一句的是:自这场只听锣响不见翻跟头的凤翔大戏之后,常遇春就被朱元璋明令调往了东线,本来调动的目的是率部增援北平方向的通州之危,但是,具体的解围战事却意外地演化成了常遇春单独主军长途奔袭元上都开平。

当然,有一人不感到意外——朱元璋。

这一切都是朱元璋在南京导演,不然怎会远在后方干涉前线主将的人事调动?也就是说,从调令一开始下达,朱元璋的目光就不在北平,而是死死盯住了北方大漠深处的元顺帝,顺帝于上都待得不大安分,老想着南下大都潇洒走一回,却不知朱元璋连上都这巴掌大的栖身之地也不愿意留给他。

这是后话,暂且记下,后文再详细叙述。还是回头先说徐达指挥大军攻略甘陕的具体战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