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陕之战(46)
(2011-02-14 08:10:06)
标签:
文化历史军事王保保关中李思齐张思道 |
分类: 侃史之《大明铁骑》 |
第九章、甘陕之战:攻心胜于攻城(46-51)
朱元璋唯独没有擅杀过平民百姓,相比历朝各代做皇帝的,朱元璋对老百姓最好,可以说是真正的轻徭薄赋,让人民得到了实惠。
46
徐达进军甘陕出兵前后,这片地面还真像一台大戏演到热闹处:戏台上人来人往,几乎个个背插小旗头戴鸡翎,但真正坐在正中投令箭的却没有一个。
王保保兵败太原之后,虽然逃来这个方向,但心里更清楚怎么回事儿的,关中四将?与自己厮打了数年之久,自己手握重兵威据中原之时,这几个“父辈”爷们儿就不理睬自己名正言顺的“节制”,此刻自己唯有从大同带来的一部残兵,又怎会对自己俯首帖耳?当真去人家军中去做“主帅”,还不如说是送上门去施舍头颅。
能口头表示一下服从就不错了,哪怕明摆着是虚情假意,这样最起码能给自己喘息的时间与空间。
王保保选择的是宁夏,而且是宁夏的塞外部分,此地处于黄河河套地区,偏僻且仅背靠蒙古大草原,进退都能自如;自山西沦陷之后,漠北皇帝的各种诏命却都要路经此地传往甘陕云南等地,王保保则正好能借助皇命对这些元室残部实施“节制”——事实上,当真节制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能暂保他们不向自己开战而已。
所以,徐达进军甘陕之刻,这大戏台的一角就有了这么一位临时看客,那就是王保保,徐达在没有平复甘陕各地之时,是没有余力追歼王保保的,否则大军侧背便处于元军威胁之下。
为什么说王保保是位“临时”看客?因为王保保就是王保保,是不会坐等徐达逐个收拾“关中四将”的,不管怎么说,这些人迄今还挂着大元旗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属自己的羽翼。王保保密切关注关中战事,积极聚集兵力,时刻做好准备:该出手时就出手!
前文交代过:目前的甘陕元军总兵力约十万有余,虽称“关中四将”——
一年刚过,昔日的“公敌”却要在失势之后来“节制”这些爷们儿,这不是造化弄人么?不是,是大元皇帝在变戏法,之前的打击王保保是奉“皇命”,今天的被“节制”也是奉“皇命”,只不过,听不听皇命就随意各人了。
自大明北伐军攻占潼关之后,李思齐部退守凤翔,并遣副将张德钦、穆薛飞等据守关中;张思道与孔兴、脱列伯等则驻鹿台以拱卫奉元(今西安),当时的奉元称为奉元路,曾是秦汉唐三朝古都,地面繁华、人口密集不说,且城高池深,是元廷陕西行省的心脏。
至于“关中四将”?徐达心中有数:真正能对大明北伐军产生威胁的唯有两支,即李思齐与张思道所部,且不说两人分控了元军主力大部,这两位还是地道的战场老油条,都是从人血里打滚拼出来的真本事,战场指挥能力不亚名声在外的王保保。
前敌主帅徐达心中有数,远在南京的皇帝朱元璋心中更有数,对付这等割据一方的悍将,攻城不如攻心,毕竟大家还都是汉人,只要做足了工作,相信能争取到最省事、最漂亮的结果: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