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元璋的“窝心拳”终于出手(29)

(2010-12-17 08:48:08)
标签:

文化

历史

军事

帖木儿

元顺帝

伯颜

杂谈

分类: 侃史之《大明铁骑》

29

原来,元顺帝在得知通州之战明军得手之后,虽惶恐异常,还是在第一时间便决定了自己的行止:三十六计走为上!而且要立即实施整个元廷的撤退行动,稍一迟疑,等徐达到了大都城下,那时就是想走也不可能了。

但是,一国之君,未临阵便望风而逃,这多少有点面子上挂不住,再有就是,满朝的文武百官能支持自己的保命举动么?若是得不到群臣支持,自己一个孤家寡人能逃到哪儿去?

所以,大都最后的朝会乃是顺帝的思想工作动员会——是动员大元群臣悍将如何能齐心协力保护他们皇上的利益,除了伴驾逃命者之外,还需要一部分忠臣将士留守大都,给皇帝战斗出来宝贵的“北狩”时间。

不然,那徐达轻骑尾追怎么办?伟大的蒙古帝国岂不就真正烟消云散,再也没有回到中原的可能了么?

所以,为了帝国的千载万世大业,一些大元忠臣做出些牺牲是绝对必要的。

至于必然会遭到一些大臣反对?元顺帝对此也早有思想准备:国难见忠臣,若是大家都支持皇帝避战北逃?那这个大元才是真正没有了希望!

果然,朝会伊始,当元顺帝羞答答提出自己与太子、后妃们北狩上都之后,朝堂立即群臣大哗!左丞相失烈门、知枢密院事黑廝等率先表态:“我主在此国家危亡之际,理应激励将士固守京城,坚持到山西、漠北等勤王义军来到,大都之围自然可解,此大元存亡之秋,怎可如此轻率丢弃国家根本之地?”

不但文臣武将力劝顺帝坚守大都,就连宦官伯颜不花也叩首进谏:“陛下无论如何也要决心固守京都,臣等愿意募集兵民,出城作战。”

顺帝不由哀叹:“什么国家根本之地?京都这几年安稳了几天?先是孛罗犯驾,后是扩廓构乱,京都守备空虚已久,怎么能守得住?”   

伯颜不花伏地大哭:“今日天下乃是当初世祖打下的天下,陛下怎能就此弃去?为了地下先皇列祖也要据城死守啊!”

顺帝还是摇头叹息:“愚忠害主啊!你们还是读书太少,不记得南宋时徽、钦二宗的命运?朕怎能沦为被俘国君?朕意已决,毋庸多言!”

伯颜不花再三泣谏,群臣情绪激荡,顺帝见无法说服这些花岗岩般的榆木脑袋,一狠心拂袖还宫。

黄昏,顺帝单独召已经八十三岁的淮王帖木儿不花、以及丞相庆童进入大内,直截了当下旨:令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庆童为辅。——这是无论如何也要走人了!

帖木儿不花、庆童两人见圣命已决,也确实不好再劝谏什么:此时若再多说废话,分明就是在表示自己贪生怕死,不敢留守京都。遂无语受命于这危难之间,跌跌撞撞奔出宫门。

顺帝呢?这次没有敢等到天亮,夜半更时分,悄悄开了建德门,带着后妃以及太子全家仓惶北去了。

皇帝半夜溜走,主力护驾北去,这绝大“号外”迅速传遍了大都满城,全城留守将士闻此新闻,谁还能再有誓死守城的战意?于是,立马全城混乱,淮王帖木儿不花这位老“监国”顿时无国可监了。

眼下就等着一件事:等待明军到来,那时再由各人自行决定是秉忠殉国还是改换门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