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痞儒(155)首辅与无赖

(2010-05-17 08:02:49)
标签:

文化

历史

首辅

无赖

大明

大同

分类: 历史小说《大明痞儒》

第二十五章:首辅遇到无赖,只能咬牙忍耐  155-160

见刘大夏张口结舌,万不儿意犹未足,还是继续借题发挥:“咱俩是小偷偷了窑姐,做贼的碰见了不要脸的,都别显摆那份高尚了,大家都是官场中人,谁还不知道当官的肚子里有啥狗杂碎?你能在全中国找出一个清官儿来,老子就从今改姓刘了,随你的姓,给你当儿子,年龄不般配当孙子也行……”

 

155

刘大夏开导张文甫反取其辱,从此基本上对这“儒门败类”失去了拉一把的心情,至于对痞子大帅万不儿?那本来就是个天生的混球,属于癞狗扶不上墙头之辈,朝廷起用这东西本来就是应景虚设,没想到竟然让这小子坐上了实职总督,看来当初的决策就有不妥之处。

转念一想,那实际的决策人不正是自己吗?刘大夏发誓:就是拼上自己这条老命,也要凑机会替皇上除了这个祸害!

实际上,还有一件令刘阁老更为不齿的行动在实施中!错了,应该是已经实施,只是还没见成效而已。

蒙古大军这次的围城战格外安稳,事实上称不上这个“战”字,应该是围城部署更为符合实际。守城的明军固守于城头,蒙古铁骑驰骋于城下,双方就像井水不犯河水,各干各的活路,基本上互不干涉。

杨继于认为:这是明军在等待朝廷的援军及粮草,那次挑战,其实根本的目的是派出信使向北京求救,达到目的即撤军,估计明廷的援军与粮草已经从内地启程了!

达延汗听了杨继于的分析,也点头认可:“不错!万不儿与张文甫甚是狡诈!一定不会坐以待毙,应该是这么回事。可惜当初没有暗出一支伏兵,埋伏于通往北京的要道,截获他们的信使,如果那样岂不断绝了他们的一切希望?”

杨继于笑了:“大汗,大同城不是易守难攻吗?那明廷的援军与粮草可没有城墙保护着,吃一堑长一智,难道这次还能让他们顺利入城?”

达延汗点头:“不错,明朝皇帝只是给我们送给养来了,到时能截获他们的一批大炮火药就好了,干脆轰开他们的城墙!你们汉家不是有句挺不错的话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杨继于点头认可:“不过,一个多月了,大同方面毫无任何动静,这总有地方不对头,我们想到的,那个万不儿也应该能想得到,决不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增援上,更不会就此束手待毙,坐困于大同城头,就怕还在耍什么花招!”

一向自负的杨继于经历了几次没料到,现在已经明白碰上了强劲对手,对于与自己同科中举的张文甫还能猜测一二,但对那个拿正事当儿戏的万不儿,杨继于承认猜不透他,不是一类人,无法琢磨对手的心思,天知道不定啥时还会玩出什么花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