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痞儒(154)战争与和平

(2010-05-12 07:38:22)
标签:

文化

战争与和平

历史

大明

蒙古

分类: 历史小说《大明痞儒》

154

    于是,刘大夏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专门找了张文甫谈话。

    谁知到了议事厅,那莽汉柴胜也在大厅,刘大夏索性一客不烦二主,一次演讲说给二人,兴许一网逮住两条肥鱼呢。

  刘大夏先是恭唯:“张通判果然厉害,将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

  张文甫摇摇头:“只是小胜一场,蒙古人主力未损!”

  刘大夏不是来开表彰会的:“只是老夫有些话如骨梗在喉,不得不说……”

  张文甫肃然起立:“请赐教!”

    刘大夏正色开讲:“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孟之道,讲究的就是仁义二字,仁者无敌!

    “如张通判也自承是读书人,就该知: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昨日之战,心态卑鄙,手段恶劣!实在有辱我儒家门风!想那蒙古正是童蒙养正之辈,正可谓:攻心为上,教化为本;虽以力击,当以堂堂!务使其心悦诚服,方可观我中华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若以诡计取胜,只可一时得逞,非万全之策也。”

  柴胜忍不住站起身来:“刘大人为啥这样说话?打仗还能做乖孩子?老柴虽然识字不多,但也念过孙子兵法,十三篇篇篇有计,三十六计,计计有诈,两军交战,那是拼命的活路,玩笑不得,难道敌人就不用计谋了么?只不过我们这次略胜一筹而已!”

    刘大夏朗朗而言:“柴将军所言差矣,我为上邦大国,对蒙古小民,当以教化为先,兵法虽有三十六计,也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既然开战,那么所图就不该是多杀伤人命,而是要通过堂堂战阵交锋,让其识我大国风范,知我大国仁义!

    “七擒孟获你知道吧,想当年那蛮族孟获倒是狡诈凶顽,诸葛先生七擒七纵,使其折服,后人之景仰孔明,当是敬其仁而非敬其智也!

    “如是说,以德服人,方为根本。堂堂上国,用兵多用诡计,胜之不武,贻害无穷啊!”

  柴胜冷冷一笑:“不错,这段鼓词老柴也听过,还要请教刘大人,诸葛亮那七擒孟获是用计呢,还是力擒呢?”

  刘大夏闻言勃然变色,厉声道:“柴将军要和我讲论典故么,来来来,咱们就讲论讲论,且看老朽朽也不朽!”

  “二位不要争吵,”张文甫止住二人,问道:“若依刘大人的高见,我们当如何应对蒙古人?”

  刘大夏看了一眼柴胜,怒气未消:“总而言之,若是要战,便排开大阵,堂堂而战,阴谋诡计,非我上邦之所为也。” 

  柴胜大怒:“眼下蒙古人还围着城呢,这样下去,不出一月,粮草就见底了,大人给想个堂堂正正的法子?别到了那时喊肚子饿就行!”

  刘大夏突然似被噎住,也想起了不久就要成饿殍一具:“那……如何是好?”

    张文甫却好似成竹在胸:“刘大人不必担忧,到那时在下自有安排!”

    又是一个高深莫测!这令刘监军更为气恼,口虽不答,内心开骂:真真顽劣不堪调教,有辱方颐宗师门风!刘某从此耻将你这娃娃视作读书人也!

 

第二十五章:首辅遇到无赖,只能咬牙忍耐  155-160

见刘大夏张口结舌,万不儿意犹未足,还是继续借题发挥:“咱俩是小偷偷了窑姐,做贼的碰见了不要脸的,都别显摆那份高尚了,大家都是官场中人,谁还不知道当官的肚子里有啥狗杂碎?你能在全中国找出一个清官儿来,老子就从今改姓刘了,随你的姓,给你当儿子,年龄不般配当孙子也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