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金山侃史——曹操篇《阿瞒出道》三十二、枭雄奸雄(2)

(2006-10-25 09:17:39)
标签:

文化.文学.历史

分类: 侃史之《曹操 阿瞒出道》
 子金山侃史—— 曹操篇《阿瞒出道》三十二、枭雄奸雄(2)
********************************************************
  三十二、枭雄奸雄(2)
  
   古今英主对功臣悍将的处理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使用得当,唯才用之。——唐太宗型
   二、削其兵权,礼遇养之。——宋太祖型
   三、一劳永逸,狠心诛之。——明太祖型
   四、亲疏有别,拉之削之。——蒋总裁型
   五、时刻警惕,用之防之。——
  
  东汉朝廷对董卓使出了绝招,先掺沙子后升官,掺的可不是一般的沙子,把剿灭黄巾军的大功臣皇甫嵩调到了凉州,你董卓那点战功跟皇甫嵩比比看?论资格较地位你只能甘当副手。
  
  这一杆子打在了董卓的七寸上,他品到了哑巴吃黄连的滋味。幸喜祖宗有句老话:打生不如混熟。这皇甫嵩新来乍到,强龙一时还得依靠咱这条地头蛇,凉州这一亩八分地上,暂时还是我董卓说了算。
  
  很快第二纸诏书又到了,这次是任命董卓出任并州牧,把一州的军政大权交给他,并且并州亦属边地,董卓曾经做过并州刺史,看来朝廷此次的任命较之前次是动了脑筋的。
  
  面对诱惑,董卓有些心动了。但他依旧清醒的认识到凉州对他的重要。在凉州的土地上,他要将有将要兵有兵。一旦脱离了故土,董卓虽为州牧,想有作为,恐怕还要从头做起。显然,他又不希望失去这次机会,怎么办才会鱼和熊掌兼而得之呢?
  
  他对就任并州牧开出了自己的价码:就任并州牧可以,但我要带上我的亲兵。这对朝廷来说是闻所未闻之事,为臣子的竟然敢明目张胆地同皇帝做起了交易。凭此举,就可以拿董卓问罪。可是,皇帝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国家疲弱,实在无力对这样的强臣做出处置。只要他能交出兵权,他有什么要求,就尽量满足吧。
  
  董卓便得意洋洋地率领着三千亲兵上了路,前往并州赴任,这三千亲兵可是他从十几万骄兵悍将中优中选优挑出来的特种部队,是国军的七十四师。
  
  现在国军的七十四师把枪口瞄准了国民政府,开到了渑池,国民政府害怕了,能不害怕吗?政府连这支王牌中的王牌现有多少兵员都不知道,谁知道他董卓从凉州带出来了多少人马?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次董卓是奉诏进京,名正言顺。
  
  现在种劭送来了天子明诏:停止前进。再走名又不顺了,怎么找个赖理?
  
  董卓决非一些品三国的大师们所说的那样:是个只知蛮干的莽撞之“枭雄”。他有的是比曹操还曹操的“奸雄”点子。
  
  《后汉纪》卷二五“中平六年秋七月条”:“董卓到渑池上书。”
  
  其实董卓在进军洛阳途中有两次上书,一次是在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西),一次是在新安(今河南省渑池县东)。《资治通鉴》和清人严可均所辑《全后汉文》则把它们混为了一次。
  
  《三国志》卷六《董卓传》注引《典略》中就记载了董桌的第二次上书,即新安上书。上书中这样写:
   
    “臣认为天下之所以会出现大逆不道的人,原因就在于黄门常侍张让等人侮慢天常,篡夺王命,他们父子兄弟霸据州郡,凭借一纸文字就可以获得千金的利益,京师附近数百万的肥沃良田都被他们霸占去了。这一切使得怨气充塞,动乱不绝。我前一次奉诏讨伐於扶罗——(董卓就任并州牧的使命之一就是讨伐於扶罗。於扶罗,南匈奴单于,活动在河内、河东一带)——的时候,将士们又饥又乏,不愿意渡河作战,都要求先进京杀阉宦,为民除害,向朝廷讨要军饷。臣加以安抚,军队已经行进到新安。常言道: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
  
  注意:董卓在这里虽然仍旧把阉宦作为讨伐的对象,但他却只字未提朝廷诏令,而是把手下将士摆在最为显要的位置,是有了他们的请求,才会有我董卓的进京。这其中也不乏恐吓意味。
  
  董卓两次上书拒命,却对停止进兵洛阳的天子诏书置若罔闻,渑池上书,直至新安上书,再加上这之前的拒绝升迁及讨价还价,皇权、圣旨、在董卓眼里不过是几则安全套的广告,听不听你的,那要看本前将军高不高兴了,朝廷?那是干吗事儿的?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您啊,一边凉快去吧!
  
  董卓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要不,大军早就开到洛阳城下了,现在到了我进军神速的时候了!
  
  刚接到“鸡毛信”:何进已壮烈牺牲,小皇帝逃到了北芒,朝廷已群龙无首,洛阳城中大乱,现在已处于无政府状态!
  
   走!众将官!随俺北芒救驾去者!
   (请看下篇:三十三、英雄简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