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之旅(一)----走马观花伊斯坦布尔老城区
标签:
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伊斯坦布尔老城区观景美地 |
分类: 行走中 |



写在前面的话:
9月底,和同伴结束了为期12天(9晚)的土耳其的旅行,10月初又陪俺家领导到滇西北探秘游8天。两次旅行叠加在一起,感觉还是挺累。
当我从滇西北回来开始着手剪土耳其旅游的视频时,发现很多地方都有些记混了。剪视频是一种回顾、复盘,总共剪了两集16分钟视频。而用文字记录,更有一种重游的感觉。此行是一个维度更大的学习人文历史知识的过程,虽然是为自己记录,对走过的路,我依然抱有好奇之心,总希望记下更多照片背后的故事。因而,此行的游记会写很长时间。所以,这次破例,一边随心所欲地写,一边随心所欲地贴出来。
土耳其,横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西方和东方文化、种族、历史的神秘国度,也是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别的地貌,以及辉煌灿烂的文明史,让它成为不一样的亚洲、不一样的欧洲的很特别的国家。
土耳其历史悠久,但我却很少接触与这个国家相关的文学作品和电影,除了从一次又一次的各国争端频频见之报道外,我对其了解不多。当我初略的了解了一下土耳其的历史后,知道了它曾经有过灿烂辉煌历史,至今伊斯坦布尔以及其它地方,都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古遗址。行前,我这个历史知识为短板的人,已放弃对其历史探索的好奇心,我就跟着走走、看看,记录一下所感所想。
每次旅行或旅游,我都有用文字记录的习惯,真实地表达旅游中的见闻和所思所想,不违初心,且所有的记录都是写给自己看的。
当然,最最吸引我的还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将这个城市分为欧洲区和亚洲区,连接着黑海和地中海,在同一个城市演绎着古老与现代、绚丽与朴素。好莱坞谍战片也屡屡在这个城市现身,让它充满了无穷魅力。因此,土耳其一直被我收藏在旅行夹中。
仔细复盘这次旅行,本该是一次完美的旅游,每天都是阳光灿烂,这是我们二三十年旅行中,从未遇到过的好运气,加上有一个称职的土耳其女导游小欧带队,一切皆好。但欧导只为我们讲解了大半天,嗓子便哑了,换了一个不太靠谱的男导游,让后面的旅游有些不尽人意。突发情况也没办法。
而我自己,也犯了不少错,我没有如周国平先生所说那样,既使很多人一起旅行,灵魂也应独自旅行。很多时候,我忘记了抽离团队,没有做到像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的旅行者那般知行合一。偷懒没带充电宝,也是一个大错。这些,都只能由自己承担。
其实,旅行总是伴随着遗憾,世界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自己也是凡人一枚。再次感慨,旅行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每个人对一景一物都有不同的认知。
回来跟闺蜜独行侠小雪说起土耳其之行,她说她就是第一次跟团去没过瘾,后来自己又去玩了半个月。她还说自由行才能体验妙不可言的土耳其浴,因为每次都得耗时三四个小时。
心心念念了很久的土耳其行,真的付诸行动,还是有些一波三折。
本来定于去年5月跟俺家领导同游,快要交团费时,感觉境外有些不安全因素,于是我们取消了计划。而后我和领导自由行了德国和奥地利,今年上半年又坐邮轮到地中海一游。如今,他想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人文历史探秘。虽即便如此,我依然不愿放弃到土耳其一游。
今年上半年,我已有三次较长时间的旅行,因此,计划明年5月去土耳其旅游。8月初,旅伴问我九、十月旅行安排,当她说到也想去土耳其时,我改变了主意,那就在今年完成这趟旅行吧。
我们的出行时间定在9月初,于是我开始做准备工作。因为少了领导的手可以借力,为了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我停了游泳(减少感冒和意外风险),去医院给髋关节拍了片,看能否胜任此次旅行,也看了一些土耳其旅游攻略。
最终敲定的出行时间却是9月14号,虽然价格贵了不少,但多了一段内陆飞行,少了些舟车之苦。但此时的我,激情已减了许多,有些懒懒的。虽然很小心,我还是在出行的前4天感冒了,以一个并不好的状态踏上旅途。
这次的夜飞,让我第一次有了在高原地区因高反夜不能寐时的那种感觉,心里在反复地说“我再也不要这种过夜飞行了,实在难熬。”
当然,还是挺过来了。到得伊斯坦布尔机场,是土耳其时间9月15号清晨6点半。虽然一夜未眠,但空降到异国他乡的感觉还是令人兴奋,疲惫的感觉一扫而光。
虽然知道飞往欧洲的航班,很多都会在伊斯坦布尔转机,但机场之大,我还是有点小惊讶,从国际航班登机口走到提行李的地方,差不多要走20分钟。
领队带上我们这个来自全国几个省份的18人团队,与美女地接导游小欧汇合。这是一个颇有带团经验、认真负责且中文说得很不错(由中国资助来华学习中文几年)的导游。
坐上大巴,小欧首先就说到伊斯坦布尔是一个非常拥堵的城市(据说是全世界排名靠前最堵车的城市之一),的确,一路上大堵小堵不断。突然,据说是拿破仑说的那句话“如果这个世界是一个国家,那它的首都就是伊斯坦布尔,”从脑海里蹦了出来,从繁忙的机场和繁忙的道路走过来,感觉有点道理呢。
坐上大巴,我导航至游览的第一站——蓝色清真寺,41公里的路,开车近一个半小时。好在小欧不断地给我们介绍土耳其历史和习俗,让眼睛和耳朵先行旅行。 
汽车往市区驶去,路两旁的建筑开始越来越矮,不变的是,高高的宣礼塔在建筑物间的空隙滑过。越往老城区走,道路更窄也更堵,好些路段都是单行道,而宣礼塔和古建筑也越来越多。
我们到达蓝色清真寺时还不到9点半,参观的游客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它的正式名称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人们常简称为蓝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尚在使用的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建于十七世纪初的拜占庭时期。清真寺采用中央大穹顶,周围环列四座半穹与多级小穹,形成层次分明的穹顶体。礼拜大殿由四根巨柱承托,空间开阔而稳定,建筑前设有宽敞庭院,整体以六座宣礼塔著称,成为其最醒目的标志。





室内自穹顶至下墙大量铺设的彩釉瓷砖,以蓝白为主调,配合多扇高窗,营造出通透明净的“蓝色”印象。游客大都如我们这般,并非伊*斯*兰教信*徒,对于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也知之甚少,但我们尊重其文化。旅游者很多,但清真寺内非常安静,大家默默地高取手中的手机、相机,记下那一刻的静谧和心中所想。喜欢那些彩色的玻窗,艺术感满满,而黑底烫金的文字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在入门处的小隔间,我看见一位深着黑衣的女士对着大殿席地而坐,眼含泪水,也许她是在为谁祈祷。静静地离开,不要打扰别人。





我们步行来到蓝色清真寺北面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两者隔街相望。1500年的历史中,圣索菲亚大教堂历经两次重生重建,其巨大的中央圆顶被誉为“改变了建筑史”。它曾作为东*正*教世界的主教座堂近千年。1935年,土耳其共和国将其改为博物馆,2020年,经行政裁决再次作为清真寺使用。历史沿革,使其同时承载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重要记忆与艺术遗存。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收费参观,据说门票还分为两种。其实,我们即便入内参观,对其复杂而悠久的历史知之甚少,也只能是看个热闹。
按出团通知,我们是外观游览20分钟。圣索菲亚大教堂气势恢宏、大气庄重,是这个城市如神一般存在的建筑,难怪托普卡帕宫(又称老皇宫)也建在它的附近。看着瑰丽无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我要去更好的位置拍它。



因为想换一个角度拍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我在地图上已浏览过无数次老城区,对这一片区早已熟悉。于是,我向欧导申请增加10分钟游览时间,以便去网红餐厅的屋顶露台观景、拍照。


五六分钟后,我和同伴便跟着导航来到那家叫“Seven Hills Cafe & Restaurant“的餐厅拍照。在一楼大厅接待处,我问服务生,可以上楼拍照吗?服务生热情地给我们指了电梯的位置。
四楼和五楼都可以吃饭观景,且都有大大的露台。站在露台上,可以俯瞰城市景观、金角湾等标志性景色,感受伊斯坦布尔独特的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氛围。



我无比喜悦地用手机拍视频、用相机拍照片,心里在说,这就是我心中伊斯坦布尔的样子。只见两座地标式建筑近在眼前、欧式风的红瓦黄墙房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博斯普鲁斯海峡灵动地将城市一分为二,无数直插云天的宣礼塔,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与海鸥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感觉就是在参加一个欢愉的PARTY。那一刻,是如此美好和难以忘怀。

如果时间允许,坐在露天餐厅吃点喝点,快乐会倍增。但我们时间有限,只得遗憾离开。其实,附近有很多餐厅的楼上也有这样的露台,但唯独这家餐厅特别热闹,无论你是否在这里用餐,服务生都会将水果切了用叉子叉上递给游客,或许是这家餐厅人特别多的原因吧。
感谢这家温暖的餐厅,让我对伊斯坦布尔留下无比美好的回忆。
走马观花的半天游览,虽然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很多景点,比如托普卡帕宫(又称老皇宫)、地下水宫殿以及众多博物馆未能游览,但这个城市在我心中,已有了更重的分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