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向北行(中)----诗情画意般的乡城白藏房

标签:
青德镇仲德村藏乡田园香兰乡厨桑披寺 |
分类: 行走中 |




(接上篇)话说5月29日,离开木里玛娜茶金观景台后,天气越来越好,心情也就越来越好。我们满心欢喜的继续沿227国道北行。从木里到稻城亚丁景区的公路虽然车很少,但路边绝壁上时有石块滑落,还是有些令人害怕,快速通过。
路过稻城亚丁景区,我们没有进去,这是我们早已达成的共识。尽管稻城亚丁景区在全国赫赫有名,但要到达其核心景区却非易事,下了景交车还要在高海拔地方走很长一段路才能看到好风光。对我来说难度太大,加之高原的天气倏忽不定,于是我们飘过。
我本来订了稻城亚丁景区附近杜鹃谷附近的一家酒店,但因为天气和心情都很好,于是脚下生风。我们决定继续向西到乡城,感谢我们这天做的这个英明决定,因为乡城次日的天气不太给力。
乡城县地处四川省甘孜州西南陲,距成都860公里。这里又是一个知道的人不多,去过的人更少的地方。我是20年前从一位喜欢到藏乡摄影的妹妹那里,听到了乡城这个美丽的名字。随着我们到川西旅行的次数增加,我迷恋雪域高原的民居,我拍了炉霍的红藏房,以及道孚等色彩斑斓的藏房,很想去拍乡城的白藏房。
每每到川西旅行,我总是弱弱地对领导说,想去乡城。没掌握方向盘的我,就只能说说而已。确实,去乡城也挺不容易的,要么原路返回,要么从云南回来,不能方便地串起一条旅行环线。因为近期从木里去甘孜的路畅通了,才有了这次安排。
乡城,因县境内硕曲河由北而南纵贯全境,像一根丝线把座落在沿河两岸的白色村寨连在一起,犹如串串佛珠,故名。
我们是下午5点左右进入乡城境内,在“乡城最佳观点台”牌子和游客服务中心,拍下了一张张在心中想念已久的白藏房。那一刻,温柔的阳光洒在白藏房和金黄色的青稞上,仿佛给白藏房和青稞涂抹上一层淡淡的光晕,有了一种迷人的气息。哦,这就是我想看到的白藏房,这就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吧。
耳畔想起上班时我们曾经排练过的合唱《香格里拉》,歌词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梦想的天堂,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歌曲的意境被很好的诠释。
位于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腹心地带的乡城县,深藏于横断山褶皱里。它的“藏区建筑活化石”白藏房,成为最美田园藏乡地标。
乘着满心欢喜,离开游客中心后,赶紧奔向我选好的乡城县青德镇仲德村的一家民宿。又一次感谢自己的不犹豫不纠结,在众多条件都不错的民宿中选择了这家民宿,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民宿的软件硬件都非常不错,价格也很美丽。
停好车,先看看房间,典型的藏式结构房舍,室内基本为原木结构,但其它设施很现代很舒适,与曾经住过的松赞酒店有许多相似之处:宽敞、舒适、配套设施很好,有民族风,而且是两张大大的床,沙发和休闲椅,我们都坐不过来了,让我们惊喜不已。
和我们同时办理入住的是两个米国小姐,看样子像是做科研的,其中一个人能说中文。这天,民宿也就我们4个客人入住。
出来几天一直阴天,乡城的阳光让我们高兴得不知所以。因而,我们放下行李,趁着阳光还好,我们赶紧走村串巷。先到村里那家叫青兰乡厨的有一个漂亮院子的饭馆点好菜,再走进仲德村的藏乡田园,聆听香巴拉秘境的传说。
步入村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松木混合的气息。一条名为巴悠的小溪,泛着细碎的雪白浪花穿村而过。石板路串起小桥、流水、古树、老宅,形成“一步一景”的悠然步道。
石板路两侧的白藏房,环绕着花园、果园。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有一块家庭绿化地,三角梅、玫瑰、苹果树、梨树,把各自的住宅妆饰成了花果园。
乡城仲德村,因其村里的白色藏房保留了康巴地区的基础建筑风格,2013年,该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而让世人更多的认识仲德村,则是2016年由张一白执导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电影,这里是取景地之一。所以,这个村子是一个妥妥的网红村。
我们在村里的两天,却几乎没有看到别的游客。据民宿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半个月前,离这里不远的一处旅游景点,一游客因高反离世,让周遭民宿遭遇了大量退单,我们也才有机会住到性价比这么高的民宿,享受了独揽美景的机会。清晨,我在村里闲逛拍照,还被一脸狐疑的JC询问,请问你们来自哪里?
在仲德村,独具特色的白色藏房如珍珠般点缀其间。这些白色藏房,造型简洁却不单调,精巧的窗户设计和色彩鲜明的墙边样式美观典雅。倘佯在村里的幽径小巷,如宫如堡的白藏房,令人如梦如幻,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如果说仲德村美丽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村民的质朴和友善,则更令人感动。在村里路过每一户人家,他们都会和你热情地打招呼,邀你坐下来休息,碰到的每一个转佛塔的人,都会友善地对你笑一笑,真诚而温暖。自驾旅行二十多年,古村古寨去过不少,除了在丽江的宝山石头城有过这种特别美好的感觉外,这次是第二次有这种感觉。
在我心中,仲德村不仅仅是一个网红村,而是一个有温度有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在家里我们便可以看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景物,但要用心去感知和触摸真实的风物,却只能亲临。或许这就是旅行的另一种意义。这里的世界,远离喧嚣和浮华,时间不再行色匆匆,日子舒缓得如同山间的涓涓溪流。
待我们逛累了,回到青兰乡厨,我们点的一条热气腾腾的香酥鱼正等着我们去享用。
因为中午吃的是干粮,还因为早已过了饭点,面对这条色香味俱全的香酥鱼,彻底打开了我们的味蕾,我也不管不顾的要了一小听啤酒,在这世外桃源般的环境里,享受这顿让我们终生难忘的人间美味。
回民宿的路上,仰望星空,一弯明月高悬天边,繁星点点。这才想起,已经好久好久没看到过星星了。带着无比的安宁和惬意,顺着民宿管理人员为我们留着的路灯回到民宿,在一楼偌大的咖啡厅兼餐吧小坐,与管理人员聊乡城“三绝”。
“白藏房”是乡城“三绝”之一,属于土木结构,室内木柱密架,柱头越多房子越大。房屋整体为梯形,墙体平整光滑。每年藏历10月,乡城县的藏家人会为白藏房浇上一道白色泥浆以祈福,这不仅美化了土墙,还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
在仲德村的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透过民宿餐厅的落地窗,熹微晨光中的民居,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形成斑斓的光晕,如梦如幻。
而后,我们驾车来到仲德村的观景平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最美藏乡田园”标志红框。伫立台上,远处巍峨的青布绕神山,在晨曦里满身青黛;山脚下的硕曲河,如彩带在黄绿相间的田野飘飞;白色藏房似一粒粒熠熠生辉的珍珠,散落在锦缎般的大地,翻滚的碧绿麦浪和镀金的青稞田地,呈现一幅“田园牧歌”的诗意画面。
离开观景平台准备去游览噶丹桑披罗布岭寺(简称桑披寺)时,领导发现汽车的右前轮胎被钉子轧了,并已开始漏气,他的情绪已明显受了影响,好在仲德村离县城不远。
补好轮胎,过乡城县城,虽然亦是白色房子,但感较为单调。我们并没有停留,继续前行,来到桑披寺。噶丹桑披罗布岭寺意为"遂心如意、兴旺发达的宝寺"。
桑披寺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后经多次修缮。桑披寺依山而筑、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建筑规模宏大、外观雄伟、气势庄严,突出了佛*教*寺*院特有的金碧辉煌与超凡脱俗之美。
来到这里时,天色已不如清晨,时阴时晴。虽然桑披寺地势较高,但景色还是逊色于仲德村。
为此,我们决定还是回青兰乡厨吃午餐。本以为可以在院子里的树荫下享用午餐,无奈室外温度较高,我们只好躲到房间里吃饭,体验感差了很多。
在民宿享受了听着蝉鸣惬意的午休,趁着白天温度较高,我洗澡洗头,为去到更高海拔的地方做准备。而后,我们再次去村子里闲逛,在藏区才有的青稞田拍照。但是,太阳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风儿在劲吹。没有阳光的加持,美丽的仲德村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田野、白藏房、经幡、小径,与前一日阳光下的此景相比,像是换了一幅面孔。
本来准备在村里一家有制高点地利的民宿吃晚餐,但已失去昨日所见的美丽,没有了要在这里用餐的欲望。只好再次选择青兰乡厨,昨天给我们带来无比美好体验的餐馆,也大为失色,而且劲风中,柳絮飞扬,唯恐躲之不及,只好打包回民宿吃晚餐。
所以,幸好那天没在杜鹃谷住宿,而是赶上了天气最好的时刻留下了仲德村最美丽的容颜。此刻,我终于理解了那个比我们去过更多地方的独行侠闺蜜雪对我说的,“我从来不给别人推荐游玩景点,因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所见景色,以及每个人对旅行的理解,结论会是大相径庭。我不要影响别人的判断。”
乡城行,正好印证了雪的话。
(谢谢浏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