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无尽夏(三)-----第一次走进玉树和石渠

标签:
玉树市文成公主庙结古寺石渠太阳湖 |
分类: 行走中 |
按路书,接下来的行程是游览冬格措纳湖后住玛多县。考虑到我有了一次比较严重的高反(玛多县的海拔是4200米),我们也深知高原的旅行太仰仗天气,遂决定放弃冬格措纳湖而直接由德马高速转西丽高速到玉树市入住酒店,玉树市的海拔是3700米。事实是,路过冬格措纳湖,湖水没有阳光加持,毫无生机。
不久,德马高速拐上西丽高速,觉得400多公里也不是好大的问题。殊不知,西丽高速同样是高海拔高速路,设计的时速依然是80公里/小时,炮弹坑路不比德马高速路少。如果天气好,倒也还好,因为车少。但高原的天,哪里说得清楚啊。
车行西丽高速几个小时,只有短暂的艳阳天,时而小雨时而大雨,还遇到了很大的冰雹,真担心砸坏玻璃。我们还遇遭了从未见过的瓢泼大雨,雨刮器是完全忙不过来的节奏,司机行车难度很大。
穿过冰雹暴雨区,看见加油站,赶紧把油箱加满,在这人烟稀少之地,油箱有油,会让人心里很踏实。按我们的惯例,加油这种事务性工作肯定是我的事,领导一边抽烟去了。
下车付款,我发现气温非常低,问加油站工作人员这里海拔是多少,告之4000米,我赶紧加衣。可能动作快了点,我又开始高反。喝葡萄糖水、吸氧,我开始迷迷糊糊的睡觉,没人叨叨了,又是烟雨朦胧的天气,领导开车觉得更加了无生趣。我就这样迷糊了很久,直到海拔低一些,我才缓过来。
迷迷糊糊中,领导说巴颜喀拉山口(海拔4824米)到了,停车,拍照。后来几个小时,天都是阴沉着的
到得玉树市,已是晚上8点了,好在酒店的地下停车场还有车位。酒店地处市中心,但我们都不想动弹了。疲劳极了的领导说,吃什么你负责,我不管了。唉,感谢有外卖可点,我一边吸着氧,一边搜寻着外卖。完全没有胃口的我,竟然看到一家湘菜馆,大喜。因为俺是吃着湖南人的母亲做的饭长大的,对湘菜有亲切感。那天,我真的就只吃了小炒肉里的十几颗浏阳豆豉和两片青椒,好在玉树市的海拔只有3700米。
玉树市东临川西山地,南接横断山脉北段,西近高原主体,北靠通天河。玉树不大,我们路书中所列景点,一天基本游完。
我们首先来到文成公主庙,又名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相传系唐代藏族人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景云元年(710年),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赤代祖丹联姻,在勒巴沟岩石上凿刻主要以佛教内容为主的摩崖,庙内有大日如来佛八大菩萨浮雕以及一些石刻,但只可眼观,不可拍照。
而后我们来到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这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景点,也是旅游者了解藏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嘛呢石,每块石头上都刻有经文和图案,体现了藏族传统书法艺术。这个地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祈福许愿之地”,吸引了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据度娘介绍:现存嘛呢堆东西长275米,南北宽74~82米,高4米,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其嘛呢石单体数量达数十亿块之多。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经城的确规模宏大,但浓浓的商业味,让人有些意外,也许这是适应市场的需要。看着各种颜色的经幡下,虔诚的教徒们手握佛珠,在各个大大小小的转经筒的身影,让我的心立刻有了宁静安祥的感觉,尤其是看到不少人坐着电动轮椅,走在佛塔前,让我有些感动。信仰,具有神奇的力量。
离开石经城,我们来到离玉树市30公里的通天河唐僧晒经台。晒经台位于长江源头干流通天河大桥南岸。这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岩石上面平坦光滑,旁边有一古松,树上挂满经布。因传说唐僧当年在此晒经而得名。
我们在玉树的最后一站是结古寺。结古寺是玉树的制高点,从我们所住的酒店窗户看出去,就能看到矗立在山岗上的结古寺。寺院依山而建,殿堂僧舍错落。
结古寺建筑宏伟,寺僧众多。我们到那里时已是下午4点,各殿堂都关着门,偶见两三个僧人走过,红色的僧衣在高耸的经堂和大大小小的佛塔前飘过,仿佛时光静止,让人内心平安静。
游览结古寺时,时而阳光灿烂时而大雨倾盆,几分钟后天空又是一片蓝天白云。我和领导各自拍着自己喜欢的建筑,按自己的理解经堂、大小佛塔所表达的寓意,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内心有难得放空的感觉,挺好!
次日,我们从玉树走上返家路。
石渠,作为对川西有瘾的人来说,吸引力非常大,那里有巴格嘛呢石经墙和松格嘛呢石经城,有美丽的大草原和纯朴的民风……我们到川西游览,若干次看到“石渠”的路标,皆因海拔太高,每次都与之擦肩而过。这次从玉树回川,石渠是绕不开的地方,除非原路返回。
因为我此行两次高反,所以对行程做了调整,放弃了路程较远的松格嘛呢石经墙,只探访巴格嘛呢石经墙,这样就可以到下一个县城住。
从玉树行车120公里,经石渠县城的边上而过,我们驾车来到巴格嘛呢石经墙。此地极其安静,除了我们是慕名而来的游人,余者皆是手执小转经筒和攥着佛珠,念念有词的修行者。
巴格嘛呢石经墙,伫立在美丽而辽阔的扎溪卡草原上,庄严而肃穆、古朴而端庄。虽然天色阴沉,步进嘛呢墙,让人仿佛看到一道信仰的长城。长长的石经墙是双层的,全部由嘛呢石片垒成,石片上刻的是六字箴言和部分经文。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巴格嘛呢石经墙,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这座石经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嘛呢墙,单边长度为1.7公里,全长3.4公里,宽2-3米,高2.5-3.5米,由数以亿计的嘛呢石片垒砌而成。墙头上飘扬着五色经幡,墙体两边的窗口里摆放着各种佛像,雕刻精美传神。
那些石片上刻的箴言和经文是如此精美,我仿佛看到信徒们世世代代虔诚地、庄重地,在修行中,将一块块石片堆砌起来,形成了这座扎溪卡草原上宏伟不朽的奇特建筑。那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同时,我也看见了有高反的自己,一次次不管不顾的往高原跑,除了见证雪山的魅力,难道我不也是在一次次修行吗?
看着那些迈着坚定步伐、透着平和笃定眼神的信徒们,我也变得恬然、安谧和自在,进入一种心无旁骛的境界。偶有懂汉语的信徒们,会跟我们说两句话,有人告诉我,他们是从西藏来的。见两位和善安祥的藏族妇女,我示意说想给她们拍张照片,她们友好地点头并站好位子,让我拍照。
感恩她们的善意!她们心无杂念、纯粹干净的眼神,让人感觉是那样美好。喜欢这里的一石一塔一草一人,没有一丝丝商业气息。
那天是周六,我们刚走近嘛呢墙时,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走上前来,非常有礼貌的问我们,中午要不要在这里吃饭。其实,我很希望有充足的时间,在这里吃顿午餐,感受宁静。
在写这些文字时,回想起在嘛呢墙那里所见所感,那不一样的地方,让我一直念念不忘。相信在余生的日子里,忆起那一刻,我的嘴角会呈现一丝微笑。
依依不舍告别嘛呢墙,我们往甘孜县方向而去,顺道游览了摄友推荐的石渠太阳湖,据说那里鸟类较多。到太阳湖扫视一眼,风景一般,打鸟也不是我的菜。于是,我们支起桌子,吃了自热饭,喝了茶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