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

标签:
锦云楼北京园锦绣太原园桑树凉棚冰山玫瑰园杂谈 |
分类: 我记录 |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会于4月底正式启幕,会期将持续到10月底。在这半年里,世园会将集中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花卉植物以及园林园艺精品。世园会除了设在三岔湖的主会场,还在四个区设有分会场。设计方根据“尊重现状地形,依山就势而建”原则,合理规划出了场馆布局和建设规模。
对成都人来说,是一件喜事。我也早早地就在日报上关注着世园会的介绍,憧憬着百花齐放的园艺盛会,计划在初夏和仲秋各去一次,欣赏两个季节来自五大洲的奇珍异草。
世园会开幕后,据亲自去游览的人反馈,体验感不如期望值。说园区太大,共有中华园艺、国际园艺、生活园艺等六个展区。因为各展区都是新建的,树木尚未成林,出太阳就很晒,阴天去拍照又不出片。虽有电瓶车助力,依然逛不完。
不管怎么说,家门口的盛会,还是必须去看看。5月下旬,我们选了一个成都难有蓝天白云的日子云游览,毕然很热很晒。确实完全逛不完,但我觉得体验感还是不错,毕竟有些让我眼前一亮的景色。
去了,还是记之。
根据大家的经验,我事前计划了重点要参观的园。为了在上午光线比较好的时候拍照,我们那天早早起床,难得的经过骑单车+乘地铁+摆渡车+电瓶车,正式开始入园游览,已是9点15分。
进入园区,两个地标性建筑——锦云楼和摩天轮(我们去时尚未营运,此时已投入营运)印入眼帘,基本是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它们。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锦云楼从李白的诗中走来,琼楼玉宇,极具唐风。作为中华园艺展区的核心建筑,锦云楼共分为六层,中心楼阁采用唐代楼阁风貌,集中国元素、成都特色、时代特征于一体。我们安排最后一站上锦云楼,因为在那里可以享受阴凉。
很多园区展馆,我们都是飘过,回来拿上地图一比对,发现还是有好多地方驻足慢慢欣赏。
第一站,我们来到中华园艺展区北京园。北京园,是让皇家园林艺术瑰宝诗意再现。入口处,几棵泰山松遒劲挺拔。汇万总春之阁是北京园的制高点和主体建筑,可登高俯瞰全园景致。建筑形式以《观孔雀开屏图》为蓝本,采用双围柱单檐四方攒尖顶两层亭,内檐设落地罩,方形宝顶四面雕刻四时花卉。皇家园林
漫步于北京园的景点之间,草木丰茂,建筑与花草共同绘就一幅极具北方园林特色的精美画卷。
从北京园出来,一座很精美的建筑吸引着我们走了进去,原来是锦绣太原园。太原园的建筑没有使用一根铆钉,运用榫卯技艺打造,让游人欣赏到一座
据介绍,太原园整个建造过程不仅使用的是山西的木料、山西的建构工艺,还均由山西工人完成。在园区里,太原园很亮眼。
简单地参观了几个园,没什么特色。于是,坐上电瓶车直奔国际园艺展区。
到一处坡地,意大利园、法国蒙彼利埃市展园、英国伊丽莎白花园基本是连在一起的。
首先来到意大利园,这里利用场地高差设计了一座意大利式台地花园。台地上,像是凉棚的木制架子上,挂了很多精致的紫铜风灯,就像风铃一般在空中摇曳,架子两边各有一雕塑,让人感受到意大利的浪漫,我们很是喜欢,却并不知表达何意。
看了旁边的介绍,才知这是《桑树凉棚》。为了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意大利米兰伦巴第园艺协会建造了一个桑树凉棚,以致敬达·芬奇绘制的经典壁画。此处复刻了该桑树凉棚。
因为游人不多,可以在这里安静地拍照,也难得有机会坐下来拍了两张人像。拿出手机识花小程序,有些花儿,小程序也认不得。
从法国展园再往前走,看到有一座小木屋的展园,我知道那就是英国伊丽莎白花园了。看着环绕在小木屋四周的鲜花,地形高底错落有致,花也是高矮搭配很好,氛围感十足,真有来到英国乡村的感觉,非常喜欢。
英国乡村以宁静和美丽而闻名,成都又是一座公园城市,这两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能够在这座展园里遥相呼应。
比利时弗拉芒布拉邦展园,设计主题为“爱和友谊的秘密花园”。掩映在绿植、红枫背后,墨绿色的尖顶城堡,远远望去,展园如一处童话秘境,是一处非常静谧的空间。
玫瑰花在德国被广泛种植、运用,以玫瑰为主题的德国展园,名为“柏林冰山玫瑰园”。
最后想说说让我感觉眼前一亮的,是日本甲府园。这是一处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园林艺术空间,在这里,一砖一瓦都透露着日式园林的精致与雅致,每一个细节都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的禅意空间。
在日式房舍宽宽的屋沿下驻足,欣赏园中精致而小巧玲珑的景致,有红色栏杆的小桥流水,绿植和岩石相映成趣。园中的一角,绣球花盛开如云霞般绚烂夺目,它们的颜色层次分明,哦,原来它们叫紫阳花。那一刻,我有曾经坐在京都青龙寺一处花园前静心赏景的感觉,很美妙。
本来想的是,上午抓紧时间游览,中午最热的时候,找一家舒适的餐厅歇凉进餐,下午又继续逛。事实是,只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填脖子。没休息够,也没补充足够的能量,也就没体力多逛了,只好草草收兵。
总体游玩的感觉是,既不如纸上看到的那么惊艳,但还是比圈里和传说中的好了不少,尤其是因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改成都免门票的惯例,都只能享受半票的优惠(平时门票全票是120元,节假日是150元,电瓶车没有优惠),所以,那些爱摆POSE的大妈大爷就少了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听口音大都是外地人。因此,游览起来体验感还是不错,能够安安静静赏景、拍照,挺好。
写到这里,心里已在盘算,世园会毕幕前我会一个人再去,慢慢逛慢慢拍。再说还有计划中的南京园没游览,还可以坐摩天轮从高处欣赏世园会的另一种美。
PS,其实此文是6月4号第一次发布,一真在私密箱里15号再次发布,依然如故。今天看了博友“五个秘密”的发博分享,再次发一次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