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为你服务,亲爱的小小美食家

标签:
海鲜锅金银蒜蓉虾挑战鸡淖蓝带鸡排爱心牌菜肴 |
分类: 宝贝 |
转眼间,我家外孙子即将小学毕业,进入中学后要上晚自习,也就只能在学校吃晚餐。因而,近年来我特别珍惜每周可以三次接他放学,能精心为他烹饪美食的机会。随着学习负担加重,有机会为他做美食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这,便是今春我们没有外出旅行的原因。
从小,我家住四合院,东家进西家出的。少小的我,也就跟着长辈们学会了一些烹饪技巧,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来了客人,我便能一显身手。
结婚后,我的厨艺深得俺家领导和女儿以及朋友们的赞赏,基本上属于品一道菜,大都能依样画葫的做出来这道菜来。那时,每每亲戚来家做客后,十多岁的侄儿侄女们,总是建议我去开家餐馆。
后来,我给年轻同事分享我做的牛肉干和冷吃兔,他们也建议我放在网上卖,我说,罢罢罢,真材实料的美食,肯定是亏本买卖。而有朋友到我家做客,我大都会给他们准备一点牛肉干一类的菜,让他们打包带回家,每个人都是开心笑纳。
我不仅喜欢品美食,也喜欢研究美食,在外进餐,更是带着学习的劲头品美食。以前是照着书上做菜,如今是在网上解锁想吃又没做过的菜。
也许是耳濡目染,我家外孙子很小就成了一个妥妥的美食家,令我很开心。作为一个喜欢钻研美食的人来说,遇到一个懂得欣赏和懂得品尝的人,这也是天作之合呀。
小朋友对美食很有鉴赏力,对吃的仪式感也挺有要求。面包、黄油、牛奶等等该用盘用碟用杯子,他都小有要求。而吃正餐,有时他的蘸碟也会有两个,吃不同有菜蘸不同的酱,不然他会说不完美。每次他回来吃饭,感觉碗碟用得特别多。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见母亲也是这样,早餐喝茶吃点心也是小有仪式感的。绝对不会直接从饼干盒里拿出点心就送进嘴巴,哪怕一个小点心,也是要放在漂亮的玻璃盘里,慢慢品。
我平日做的家常菜:
烤香菇、蘑菇炒西兰花、清蒸桂鱼、糖醋排骨(上学日我用饭盒装了带给他们)
记得小朋友从3岁多就开始用他小小的手,饶有兴味地剥着大闸蟹吃。开始,我们也帮助他剔取蟹肉,5岁以后,女儿便不准再帮助他。女儿不在时,我会悄悄地帮他剔取蟹肉。
小朋友吃东西有很多讲究,吃大闸蟹一定要用香醋蘸蟹肉。他总是细心地将蟹肉取下来放进小碟子,剔完一只蟹肉,最后再津津有味地慢慢品尝。这种时候,懂事的小朋友,总是要分一半蟹黄让我吃。我不吃,他便追着我将蟹黄碰一下我的嘴皮,然后高兴地说“碰到你的嘴皮了,你必须吃。”他满满的爱,让我感动不已。
他这么热爱美食,不知是不在他几个月时吃我做的辅食的时候埋下的种子。我先试着给他吃各种肉食和鱼虾,我都一一做了记录,观察有无过敏。后来我发现OLE超市里买的冰鲜银雪鱼,特别新鲜,因为离家近,我发现他家只在周六周日拿出将近20斤重的整条银雪鱼开零卖,要多少切多少。货好价高,要218元一斤。我没手软,因为是做辅食,吃的量很少。也许小小的他,已被银雪鱼的美味征服。后来,他特别喜欢海鲜产品,考虑安全因素,我有意不让他吃太多,但每年的大闸蟹开吃季,他一定是早早地惦记着。
他4岁时,我们去广东惠州,吃了民宿老板做的海鲜锅,他非常喜欢,回来我成功复制。从此,但凡过节可以让他点菜的时候,他必点这道菜。
去日本旅行,他喜欢吃放了味噌的拉面,后来女儿常常带他光顾成都的雷门拉面。一日,我买回味噌,如此这般地做了,他评价是除了鸡蛋没煮成糖心以外,其它都好。受到鼓励的我,在微博晒图。一貌似做日本拉面的网友留言“水开放蛋,煮6分钟。”水开下蛋,完全颠覆了我做饭几十年的认知,平时我们煮蛋都是用冷水下锅煮的啊,将鸡蛋放进开水里,蛋壳一定会开裂。忐忑中,我这样做了,鸡蛋壳完好,看来人生的经验不一定靠得住。
于是,我给他做了无数次被他称做雷门拉面的面,便有了各种版本。每次他都吃得特别满足。他还常说,外婆,今天的面里有4根虾,在餐馆里可能要卖78元了吧。
他喜欢吃一个法国人开的西餐店里的披萨,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去光顾,或叫外卖(今年初,这家很佛系的店已关门大吉)。于是,我学着披萨。小朋友表示满意,并多次建议我去做披萨外卖。开始我是用平底锅做,后来是用烤箱做。
看见小朋友们都爱吃鸡柳,我便将买的土鸡的鸡胸肉剔下来做给他吃。一日,他说要吃鸡胸肉里面包了火腿芝士来煎着吃的鸡排,说女儿给他做过。于是,女儿甩了一个法国厨师教做蓝带鸡排的链接给我,据说这是法国人号称“妈妈做的小时候的味道”。
看了几遍视频,程序复杂,而我最担心的是,我用的土鸡肉鸡胸,可以煎熟,但咬得动吗?事实是,我想多了,只要是自己喜爱的东西,怎么都咬得动,怎么都吞得下。后来,只要买了鸡,他一定央求我做蓝带鸡排。因为做起来实在太麻烦,我总是跟他说,这是最后一次给你做了,今后就炸鸡柳蘸番茄酱。但我又总是改变主意,不想让他失望。
一次,老同学平告诉我一个做粉蒸肉的秘方,我一琢磨,发现米粉自己磨是最关键的一步(平时是买的磨好的米粉),而米炒得快要起锅时,加一撮花椒一起炒,散发出的香味便是做这道菜的灵魂。我改进成粉蒸牛肉,也是各家牛肉餐馆的当家菜。我学着餐馆,在粉蒸牛肉上放一点白色的蒜末、一点碧绿的香菜,便很神似餐馆的菜品了。
小朋友一吃,赞不绝口,说比学校里的粉蒸肉好吃十倍。女儿想学这道菜,我说还是算了,由我做吧,因为工序复杂,还很费时。对于我来说,能开发出他们喜欢的菜品,我也很有成就感。
每年的冬天,我除了给小朋友做炖羊肉汤,被他称为涮羊肉,还变着法子给他做如今盛行吃的翘脚牛肉。他很懂得吃牛肉羊肉的窍门,肉片要裹着香菜一起吃,味道才好,他真是无师自通。前一阵他在乐山吃了所谓正宗翘脚牛肉,回来跟我说,简直比外婆做的差太远。
有时女儿带他出去吃了美食,他会向我推荐,或者跟我说哪道菜好吃。去年,女儿带他在上海吃了青椒鳝丝,小朋友说这种做法比平时外婆做的红烧黄鳝好吃。女儿大致给我描述了一下菜的形态,青椒、黄鳝都切丝,不用辣椒压腥味,而是多用一点白胡椒。我揣摸了一下,待他们回来后,我按领会到的意思做了,备受小朋友好评,还表扬我“外婆做菜悟性很好。”
如今很受年轻人追捧的小龙虾,女儿也好这一口。其实我是很反对她在外面吃的,餐厅里根本洗不干净。一次,我买回小龙虾,用牙刷把每个小龙虾都刷得干干净净,然后给足了料做给女儿吃。孰料,小朋友也极爱。我对他说,既然你要吃,我就不要做得太辣,或者分开做。小朋友却说:“分开做你太麻烦。做得不够辣,妈妈吃起来不带劲。你还是按妈妈的口味做,我用开水洗一下就行了。”真是一个小暖男。
和他一起出去吃饭,我也很注意观察他喜欢吃什么。有一次在意大利餐厅,我看他吃了很多蒜蓉口蘑,我马上向老板请教,原来是用黄油加蒜末炒。我回来便照着做。又一日,在川菜馆,见他吃了很多金银蒜蓉虾。于是,我照着网上的介绍,成功解锁这道菜。
一天,我见一美食博主做鸡淖的视频,感觉有一定的把握。于是,我问小朋友想不想吃。他眼睛一亮,说当然想吃啊,自己做就不会像餐馆那样只有一点点了。鸡淖是川菜里的名菜,四川人都知道,不放辣椒的川菜是最难做的,一是鸡淖,二是开水白菜。
费了很大的劲,我做出来了,但和餐厅里的比,还是有一段距离,一是因为猪油的原因(炼久了,偏黄),鸡淖不够白;二是有一道工序,火候拿捏不够好,口感就差了一些。小朋友没提任何意见,很卖力的把一盘鸡淖吃完。看来,这道名菜我不敢染指了。
有时我会征求他对菜品的意见,他总是挠挠头说,摆盘上还可以下点功夫。如果他最近不太喜欢吃某样菜了,他会很策略地说,这道菜我们可以间隔久一点再吃。菜咸了淡了,他都不会多说。如果他说,想要一点干贝酱,我知道他对今天的菜不是太满意,下一次我就会调整菜品。
给他做菜,最难忘的是2022年Y.Q静默最长的那段时间。我用家里有限的食材,给他们做了几样菜,利用可以出门买菜的机会,第一次骑自行车去他们家。我从栅栏门将菜递给女儿,小朋友则将他的小脸凑在栅栏门边,好想好想亲我一下......那一刻,我心满意足。
从他上幼儿园至今,上学日都是我做了饭给他们送过去,希望为他们提供营养、健康又美味的菜肴。最近为了写此文,拍了一些菜,直接用玻璃饭盒装,就是为了方便给他们带过去。
我唯一没有满足他的是做奶油蛋糕(女儿曾经给他做过)。我觉得实在是太麻烦,想吃,在外面买就好。
为外孙子做饭这十年,虽然有时真的觉得很累,但看到他对美食的热爱,也就是对生活的热爱,感觉还是非常欣慰,心里还是甜甜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让他过得更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读小学这几年,一周三次,我和俺家领导轮流在学校门口翘首以朌等他放学出来,然后开车送他回他家,我们可以在车上呆15分钟。从校门口走到停汽车的地方有几分钟路程,我们牵着他的手走路,告诉他今天准备了什么美食,那种感觉何其温馨美好呀。我们都非常珍惜这短暂的几分钟。
近几年,我已很少请朋友来家吃饭,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给小朋友做菜,我还是一点不马虎。当然,给他做菜,买菜的任务,除了在盒马和山姆买以外,大都由俺家领导完成,只是给他开列采买清单,也是一件难事。
前天接他放学,他说毕业晚会由各班自己搞,并说他最近会比较忙,因为他接了导演(男女生各一人)和主持人(四位主持人)的活,他说还没想好怎么做。近日在玩AI文字的我对他说,我们看看毕业晚会的祝词怎么写吧。他一口回绝,“主持是需要付出真情实感的,AI怎能懂得我的心。”那一刻,我舒心地笑了,小小年纪的他,很有责任感了。
眨眼之间,过完暑假,小小少年就将进入中学学习,学习和生活都将迎来更大的挑战,愿你迎风飞扬!
这篇博文虽然是记录小小美食家的美食故事,更是咱婆孙的情感记录。我相信吃了用满满的爱烹饪出的食物,他的心里也装满了满满的爱。我愿意为你做美食,更希望看到你健康快乐的成长,还希望你在追梦过程中,不忘停下脚步欣赏沿途风景,让生活多姿多彩,为更好地出发积蓄能量。
从小,我就给他做的一道菜,是用牛肉末加鸡蛋、水豆粉调制后蒸,被小朋友取名为牛肉饼。吃了十年有余,他依然没吃腻,只要不知该做什么菜时,做这道菜肯定没问题。其实,这道菜的开发,是我依稀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们做过,我是根据回忆和想像做的,我心里真有母亲的味道的感觉。若干年后,外孙子可能也会忆起小时候妈妈、外婆做的菜的味道,他会感到很温暖。
爱你,我亲爱的外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