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2022-06-11 20:51:28)
标签:

道孚民居

炉霍民居

格萨尔王庙

白玉寺

走进藏家

分类: 行走中

  话说川西行的第一天,我们经过12个小时、540公里的跋涉,在细雨中抵达炉霍,这是一个我们若干次从小城经过而没有停下来的红色小城。以前之所以选择住道孚,那是因为觉得炉霍的海拔比较高。这次实测,县城的海拔3200米,比道孚高不了多少。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白玉县的噶陀寺,如仙境般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只有我们两人行的此次川西行,我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一山一水一世界。沿G317从道孚到炉霍,打望着车窗外的风景,再次感慨这一路的民居实在太美。虽然它们大都以紫红色为底调,但窗户的装饰不同,屋檐也有所不同。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G317上的道孚民居不多,以上这些是去程和回程沿途所拍。我个人觉得道孚民居较精致

次日晨起,推开窗户,细雨菲菲,但能见度尚可。从酒店5楼的窗户望出去,小河旁边的山坡上,一幢幢红色的房子鳞次栉比,非常美丽,我忙不迭地在酒店找角度拍照,让我想起在捷克的克鲁姆罗夫的城堡上看到的红顶房子。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在炉霍住的酒店5楼,推开窗户看到了红色小城

我们沿G317往甘孜县去的路上,半山坡和公路两旁,立有不计其数的红房子。当汽车穿过房屋比较密集的小镇,上一秒,那一幢幢红房子还在路的那头,下一秒,那些红房子便风驰电掣地从眼前划过,眼睛在远、近红房子的切换中,应接不暇。我有些恍惚,感觉与2018年去德国旅行,女儿开车行进在黑森林那一段路的情景好像啊,也是路边的小别墅一幢幢地由远及近,只是那里的房屋要稀疏一些。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这些红房子均为去程和回程时在G317上拍的炉霍民居

也许是我最近对有特色的建筑比较感兴趣,看着这些紫红色的房子,我好想停下来慢慢拍啊。这天天气不给力,不仅乌云密布,还下着小雨,所以也不能老停车,我们还得赶路。于是,我只好忍着寒风,摇下车窗屏住呼吸拍啊拍。

到达甘孜县,我们将从这里驶入又一条有着川西景观大道之称的甘白路(甘孜县到白玉县)。这条公路上的车极少,路况也比较好,感慨县与县之间的路可以如此之好。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甘白路上,远远地打量草原深处的玛尼堆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尽管天气不给力,在没人没车的甘白路上体验一把五月雪,也挺好

走上这条景观大道,小雨慢慢变成了小雪,路边的植被像是被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毯子。汽车载着我们时而穿过一大片草场,时而路过一个高山海子,因为天气的原因,海子就像一池墨水。可以想像,如果天气给力,这条路的确是很美的景观大道,如果有机会,还想再走走这条公路。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天空逐渐由阴转晴,也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甘白路上美丽的风景

自热饭热好后,领导说找一处海拔较低的地方吃饭。事实是,这条公路基本上都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最后只能在车上吃饭。离白玉县还有几十公里时,天气慢慢变晴朗了,让我们有幸看到甘白路上一段美景。

这是我们进入甘孜州的两天,第一次看见蓝天白云,好兴奋呀,赶紧停车欣赏风景。初夏的草原,草地还不是特别绿,蜿蜒的公路和小溪在草甸上勾画出了灵动的线条,有远处的雪峰山峦做背景,就像一幅油画呈现在眼前。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在白玉县3 楼的房间,欣赏到最美时刻的白玉寺

我们在时阴时晴中,来到了有着好听的名字和被小河环绕着的美丽小城——白玉县。在酒店三楼的房间,一抹夕阳余辉,正好洒在白玉寺的金顶上,让我们有幸看到了这个依山而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红教寺庙。

白玉县城的海拔,比炉霍略低,但那天却休息得不好。早晨拉开窗帘,窗外是烟蒙蒙、雨蒙蒙的景象。

这天,我们先游览白玉寺,再游览噶陀寺。虽然酒店与白玉寺看起来直线距离很近,开车过去也要费些功夫。

对于我们这种非佛徒者而言,参观寺院主要是看看建筑和寺院里的转经人,喜欢看他们无比虔诚、轻抚经筒的身影,而他们满怀希望和信仰的眼神,传递给人的平和、笃定,是生活在喧嚣的都市里的我们,渴望接收到的信息。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流连在白玉寺错落有致的殿堂和房舍之间,心中自然生出一份笃定和安祥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白玉寺里的这些窗户太美了

这天,可能只有我们两个旅行者,本地人在寺院里各自忙着按自己的线路转经。寺院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除了经堂、佛殿及多座转经房外,寺院里还有很多用石块石砖垒起来的玛尼堆。虔诚的人们,不顾细雨菲菲,踩着湿漉漉的碎石路,按自己的节奏,念念有词地走过每一处玛尼堆。

寺里还有一座静谧漂亮的佛学院,我极想进去参观,却未获准。

接下来我们将游览被人们誉为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噶陀寺,位于白玉县河坡地区白龙沟朵念山的山腰

当我们从215国道拐上通往噶陀寺的无名道路时,被一栏杆拦住了去路,值守的人说噶陀寺暂不开放。我们与其软磨硬泡,他终于网开一面,让我们回避一下,待吃了午饭再来。我们找一避风之处,吃了自热饭再去,果然顺利地通关。

 因为前晚没有休息好,进入小道后,我放心地进入睡眠模式。不知过了多久,领导大声说,这路是越走越窄,恐怕走错路了。清醒了的我,一看那又窄又陡的小路,也觉得不对劲。可四处无人,我赶紧指挥领导调头。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看到这样的景色,不竟感慨,甘孜有雄伟的高山雪峰,也有秀美的田园风光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这才发现,一路上分岔的地方很多,但都没有标识,我们已行到了比较高的地方,山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深浅不一的绿,配上彩色民居和黑色牦牛,像极了曾经在瑞士少女峰地区看到了乡村景色,就像一幅幅美丽的水彩画。

就在领导很气馁,嚷着“不去了”的时候,终于碰到一个村民,问清了在何处转弯去噶陀寺。

来到村民说的通往噶陀寺的岔路,看到一个小小的牌子,标示通往噶陀寺,同时,看到路的前方有两个大大的正方形石墩。我们虽有些疑惑,但我还是下车指挥着领导将汽车慢慢地开过石墩。

汽车开始爬着陡坡在不规则的拐肘弯的小路上行驶。很快,雾霭遮挡了视线。越往上行,浓得化不开的雾霭,将我们紧紧包裹,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我拉住安全带,身体尽量往前挡风玻璃凑,希望帮领导看清前方转急弯的方向。心里却暗想,在浓雾迷漫的山间,我们能看到什么。但,路在前面,必须得走啊。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穿过浓雾,看到噶陀寺的牌子。哦,终于到啦

慢慢往上行驶了很久,终于在一个转弯处,我们看到了噶陀寺的牌子,再往上行,突然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好似在浓谈不一的雾中行,很快,我们看到了在别人的小视频里看到过噶陀寺的天门,我们大喜,赶紧停车观望。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来到噶陀寺天门,若隐若现的噶陀寺,好像带我们进入了仙境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进入噶陀寺天门,迫不及待地咔嚓

果然,顺着上山路的左边看过去,噶陀寺便屹立在仙境一般的半山上。那一刻,所有的等待和步步惊心的前行,都是值得的。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阵白雾飘来,噶陀寺躲在了白雾的深处;一阵风吹来,白雾又很快散去,噶陀寺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这个被人们称作养在深闺人未识、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寺院,令我们十分震撼,也突然想到有人说大美建筑的境界,是建一座属于那山的建筑。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噶陀寺的立体画卷,向我们次第展开,美轮美奂

我们慢慢将车开进了寺内停车场,游览了部份噶陀寺建筑。这天,除了我们到访,另外还有一辆车,两三个游客,非常安静。我特地在手机上看了海拔高度为4000米(度娘说的海拔4800米)。其实,从215国道拐进来10公里的山路,海拔已经攀升了七八百米。

噶陀寺,号称宁玛之源,是宁玛派的母寺。整个寺庙群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其佛学院可以容纳2000多名师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在这片圣地,好像没有什么迎合外界人士的东西,感觉这里是如此纯粹, 清净而庄严。站在寺外看着脚下云雾缭绕,仿佛进入仙境。据说该寺保存有许多珍贵文物,我们却无缘一见。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远远地看见几个身着藏服的女士坐在一个殿堂门口,她们友好地向我打招呼 

对于门外汉的我来说,本不懂佛国之事,只是被这迷人的建筑所惊艳。噶陀金刚座中阴文武百尊坛城共有6层,并未对外开放参观。而我们因为时间关系,来不及走到坛城下面的三层去看看,我只找了个可以近处打望坛城四层以上的平台,用我俗人一枚的眼光来看这金碧辉煌以圆弧造型的立体坛城,感叹深山这隐于山林之间的建筑何其精美、何其壮观,让我沉浸在漫无边际的暇想中。

我虽然没来得及细细欣赏寺院的藏式彩画木雕和殿内供奉的各种佛像、佛塔,但我所见到的这个宏伟安祥的寺院,会久久地住在我的心房。让我想起那神一般存在的寺院,心里便会有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

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噶陀寺,我们到达德格时,已经晚上6点过了。天上依然飘着小雨,但我们还是冒雨来到了印经院。印经院红墙外转经的人不多,基本没有看到外来游客,因而那些放学的小学生还围着我们嬉戏,也是一种久违的互动场景。

那晚住德格,感觉很累。看看手机,才知这天我竟然在海拔3000-4000米的地方步行1.9万步,虽然我一直是借助拐仗上坡下坡,还是刷新了我在高原行的徒步记录。为自己点赞!

次日,拜访位于德格和石渠交界的阿须镇格萨尔王出生地。这天的行程,是人文地理作家、我家领导此行的重头戏。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让我心心念念的德格印经院红墙外的转经人,一如3年前那样,不疾不缓地走着。只是,这次我加入了转经的队伍

离开德格前,我又一次来到印经院,虽然天气仍然不给力,但至少没有雨停了,转经的人也比较多。我跟着转经人,踩着被磨得光溜溜的石子路走了两圈,那一刻,我好像忘记了红尘的烦忧,如同这些转经人,安祥而快活。

为了记住此时的感觉,我举起相机,记录这一刻的美好心情。如果不是领导催促,我不知要在那里拍多久。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此刻的新路海,就像戴了面纱的少女般羞涩

又一次上G3173 年前给我们留下无比美好印象的新路海,没有阳光的加持,就像一个有些忧伤的少女在烟雨中诉说着故事,也有几分楚楚动人之美。

拐上S456,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冰雪世界,天空依然是乌云密布,我们坚定地往阿须草原而去。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格萨尔王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格萨尔王纪念

仿佛神助我也,车刚在格萨尔王庙停下,天空突然亮堂起来,阳光不时从云缝里洒向大地,让阿须草原顿时灵动起来,也让格萨尔王庙外的红墙格外耀眼。

参观游览毕,我们沿着来时路,往甘孜县而去。此时的天空,一扫上午来时的阴霾,阳光灿烂,天空是那样湛蓝、高远。也许是被雨水濯洗过的天空,特别通透,连绵起伏的雀儿山上晶莹剔透的皑皑白雪,就像触手可及似的。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行驶在S456道,移步换景,让我们一直处于兴奋之中

几十公里的S456道,雀儿山的白雪和蓝天一直陪伴着我们,让我们沉浸在移步换景的兴奋中。一路上,和我们抢道的不是车,而是黑色的牦牛,我们只能给它们让道。这一个多小时的旅行体验太美好了,正是我一次次要到高原行的动力。

在甘孜县住一晚,这是我们此行住的第4个小县城,安静整洁,在城里便能看到雪山,同样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穿城而过。虽然早晨起来,天上一如既往的飘着小雨,但我们到格萨尔王城游览时,难得的在上午便雨住天晴,让我们在这个几乎没有游客的景区,感受格萨尔王的传奇一生。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甘孜县格萨尔王城,再现格萨尔王的传奇一生

告别甘孜县,我们就真正走上了返程路。阳光甚好,我们也有时间留连于炉霍的红房子。我饶有兴趣地想走进这些红房子里,看看藏族同胞们的生活。

我们将车停在马路边,看到一座民居有一个六十来岁的妇女在院子里洗衣服。我们站在院子门口,跟她说了很久,想请求她同意我们进去参观一下,不知她是听不懂呢还是不愿意,根本不理会我们。

又在路边看到一处好停车的房子,见一个慈眉善目的藏族阿妈,手持佛珠,和一个约模4岁多的小女孩,坐在自家地势较高的院子里晒太阳。我们仰头向那个阿妈表达了想进去看看的请求,她似懂非懂,但她还是杵着柺仗给我们开了大门,把我们让进去。问她懂汉话吗?她摇摇头,问她多大年纪了,她说76

紧接着,聪明的阿妈用手机拔通了她儿子的电话,然后把电话递给俺家领导,她儿子的汉话说得很好,告诉我们这幢房子已建了80来年了。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藏族阿妈将我们让进屋里,掀动了藏经筒,才将我们带上二楼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

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初夏川西行(下)邂逅仙境般的噶陀寺藏族阿妈家厨房盛糌粑和酥油的圆形盒子,挺精致

藏族阿妈邀请我们进到屋里坐坐。只见一楼较暗,除整齐地码放了很多生火用的木材外,房间最耀眼的当属那一组转经筒。阿妈进房间后,首先是在经筒那里转了一圈,然后才笑容可掬地将我们让上到二楼。

第一次走进炉霍的藏族人的家里,艳丽、浓郁的藏民族文化的房间装饰,让人眼前一亮。我真切地体会到藏族是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对于居所的装饰十分讲究。无论是厨房、客厅、卧室还是廊道、墙壁上,全都绘制了色彩鲜艳的吉祥图案或祥云图,给人喜庆的感觉。

阿妈客气地要为我们沏茶,我们谢谢了好意。非常宽敞的客厅和厨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厨房里的用具很非常考究,让我看到他们雅致生活的一面。盛糌粑和酥油的圆形盒子,内层为木材,外层为有图案的金属材质,做工考究,而厨柜上一长排装酥油茶的银白色茶壶,一定是方便招待来宾的。

小女孩开始对我们很警惕,后来表情放松,笑起来极其可爱。她拿出一小瓶饮料把玩,我问她可以给我吃吗?她大方地要递给我。我问她上幼儿园没有,她却自始至终没说过一句话。

因为无法交流,我们看看便出门了。但阿妈却一直在二楼的阳台上向我们招手,小女孩把我们送到门口,还开心地和我合影。真是一次温馨的家访活动。

来到炉霍,我们走进一家面店吃面,因为领导想加些牛肉,可和老板娘沟通很吃力,幸好她上小学的女儿在店里,为我们做了翻译。

离开炉霍县城不久,天气由晴转阴,而且还下起了雨,我们只能从道孚飘过,没法拍拍道孚民居,我们想在雅拉雪山观景台欣赏雅拉雪山的愿望,又一次落空。我们只能冒雨入住塔公草原的酒店,喝一口乎乎的牦牛肉汤慰问一下小失落的心。

此行最后一天的旅行记录,已在《初夏川西行(上)》做了介绍,不再赘述。

断断续续地写完这些字,感觉表达得欠顺畅。此行拍照很多,若给自己打分,是不及格的。再次深切体会到,学习任何一门学科,要进步,还得多多学习。

加油,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