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川西行(上)和冰雪世界相拥

标签:
川西行2000公里五月雪康定红海子雅拉山口 |
分类: 行走中 |
写在前面的话:上周到川西旅行6天,虽然每天玩着剪小视频、发照片的游戏,真心觉得,还是文字记录更有厚度,对自己而言是个更值得回味的记录方式。赶紧上来记上一笔。
2019年夏天的藏东行后,我和俺家领导都有再去一次德格的想法,迷恋印经院墙外那一圈圈虔诚的转经人,也希望再次一睹G31 7寂静秀美的风景。去年夏天到拉萨旅行,感觉还不错,我心里便开始盘算着今年夏天开车从G317进藏。
春节后,我做好路书,开始关注进藏情况。因为各地YQ不断反复,进藏之路困难重重。最终,我们不得不放弃此次的西藏之旅。
心有不甘的我,对俺家领导说,那我们不出省,走到德格就往回走吧,这样可以小小满足一下不安分的心。这次我们真的是一拍即合,只是喜欢人文历史的他,提出走一趟德格与石渠交界的阿须草原,探访民族英雄格萨尔王的出生之地——格萨尔王庙。
很快我们的行程便做了出来:成都-炉霍-白玉-德格-甘孜-塔公(六天,共计行驶2000公里)。虽然我们知道今年的夏天较之于往年气温偏低,我们还是不择时机地踏上了此次的川西之旅。
事实证明,在天公不作美的时间走川西的决定非常正确。因为就在我们22日回到成都的第二天,成都出现一例省外来川阳性病例,使成都人的出行会多些麻烦。
查询天气预报,我们出行的几天中,甘孜州几乎天天都是小雨。当然,无数次高原行的我们,深知高原天气并不好预报,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5月17日,我们带上几分忐忑、带上羽绒服,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悄悄地上路了。我不想让家人担心,也不想发圈,我只想出来透透气。在康定,顺利通过扫健康码和行程码而进入甘孜地界。
因为折多山口下大雪,导航提示我们走S434,我们很乐意走这条线,因为已无数次翻越折多山口,少了新鲜感。而走S434虽然比走G318的路程稍远一点,但要经过美丽的红海子和斯丁措,想想都快乐无比。
沿S434上行,此路因为不允许大货车通行,山路弯道也不是特别大,路两边的植被特别茂密,山形也非常好看,还有潺潺溪水声的陪伴,一路行来非常惬意。但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至1度,小雨也变成了小雪,马路两边的雪已有十多公分厚了。
5月17日经过红海子,天上像是扣了一口锅,黑黑的
雅拉山口也被冰雪覆盖着
来到塔公草原,雨停了,雪也停了,心情好了不少
我们冒雪、哆嗦着下车在海拔4100多米的红海子和雅拉山口碑前拍张照片赶紧走人。过了海拔4400米的雅拉山口,随着海拔降低,雪停了,能见度越来越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广阔无垠的大草原,虽然此时的草地还不够绿,但感觉牦牛特别多,也许是牦牛们一个冬天都没好好吃上一顿青草大餐了,全体出动享受饕餮大餐。
过塔公草原,天空依然时阴时睛,不过能见度尚可。虽然没有天蓝蓝,但雨后的草原绿草茵茵,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心里便有一种很欢快的感觉。
这条路,我们走过无数次,但第一次是我们两人行。最近对拍摄建筑有些兴趣的我来说,很想好好拍拍道孚和炉霍民居。但这天我们计划是住若干次飘过的炉霍(平时我们大都选择住道孚,其海拔较之于炉霍要低一些)。这次我没有犹豫,我太希望多看看这座依山而建、处处是红色房子的县城。
成都到炉霍500多公里,且不时经过雨雪山路,开起来费神费时,我的小小心愿只能在摇下车窗拍拍照而已,赶路要紧。果然,我们从成都走走停停,总共开了12个小时才抵达炉霍,让我这个坐车的人都不轻松啊。
第二天,才算开启不赶路的川西之旅。一路见闻,留待初夏川西行的(下)再来说。还是先记录最后一天从塔公草原返回成都时,与红海子的冰雪世界深情相拥的那一刻吧。
出行的第5天下午,我们冒雨赶到塔公草原,第二次住进了喜欢的塔公草原曼达拉酒店,并且选了能观雅拉雪山的房间。记得去年住在这里,我晚上头痛欲裂的情景,但经过几天的高原行(塔公草原海拔3750米),我相信身体已经适应高原,我没有选择供氧房。那晚,在酒店吃了一顿热乎乎的牛肉汤锅后,我睡得特别好。
次日,拉开窗帘,希望雨过天睛,雅拉雪山立在眼前。事实是,雨停了,天色也亮堂不少,伫立窗边,眺望远山,但云层太厚,阳光偶尔闪出一道亮光,转瞬即逝。
等到9点半,我们只好依依惜别塔公草原,走向返回成都的S434,但心中坚信,经过一夜雨雪濯洗过的天空,斯丁措和红海子,一定有美景等着我们。
回程时的5月22日上午,斯丁措貌似还没苏醒。如果有乌云散云,想必是另外一种景象
一个小时后,从S434拐上一条无名小道两三公里后,便来到了斯丁措。这是一个只有300来米长、七八十米宽的高山海子。此刻天空乌云密布,倒映在海子里的的景色少了色彩,很快,我们就将不大的海子游览完毕。
在雅拉山口,看到路边的雪,好兴奋呀
重上S434,随着海拔的升高,天气晴朗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雪白的世界,让我们完全忘却了此刻已是初夏时节。来到海拔4400米的雅拉山口,待车刚停稳,我便急急地冲向路边的雪地。不幸的是,我的双脚落地二十来公分厚的雪地,鞋子立马被白雪覆盖,冰凉的雪水从双脚传递到全身。幸好车上备了一双鞋子。
往前行几公里,便来了令人激动的红海子。从S434旁的一条小道行车一公里多路,便来到了海拔4100米的红海子停车场。要抵达海子边,还有好几百米的路要走。被冰雪覆盖了的木栈道走起来也是溜滑溜滑的。
再往前走,木栈道便没有了,只有自己在雪地里趟一条路或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向海子边。即便是小心又小心,我和领导的鞋子很快就都被雪水浸透。虽然有阳光,但在海拔4100米的地方,穿着湿鞋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看风景,也是别样的一种体验。
有一对新人穿着薄如蝉翼的婚纱在海子边拍照,新人的父母告诉我们,年轻人就是要这雪白的效果。只是我看着他们都好冷啊!
那天游人很少,面对我们难得一见的冰雪世界,心中虽早已不再有诗与远方的遐想,但那一刻,我还是小有些激动,感觉是上天的眷顾,让我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只见天空上有着时隐时现、深浅不一的白云在飘荡,山峦大地上的皑皑白雪倒映在海子里,让人有些分不清哪是天上,哪是地下,只有玛尼堆清晰真实的呈现在眼前。
也许是心有灵犀,从不喜欢照相的领导居然开口,请一个美女帮我们用手机在梦幻般的海子边拍张照片。美女很卖力,给我们拍了好多。道过谢,我们却忘了检查拍片效果,回家一看,每张照片都是过曝的效果,修图高手们都没法P出真实的颜色。
仔细想想,我明白了,是我们没有雪中拍片的经验,因为领导一身深色衣裤,手机拍照时测光出现了偏差,那一刻又是光线特别强的时候。虽然照片不尽如人意,但还是记录下我们那一刻的欢喜。
寂静无声中,我想,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吧!闭上眼睛,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到停车场后,领导换上了备用鞋,我却只能换了袜子穿拖鞋,已没鞋可换。我说要这在雪地里吃午餐,领导忙不迭地反对,怕我在这里忙上忙下的会发生高反,但我执拗地将餐桌和凳子摆了出来。
一切都很完美,欣赏着雪景吃着热乎乎的自热饭,然后品品茶,才慢腾腾地往成都开
但是,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才知我为赏雪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眼睛又红又肿,痛得来没法睁开双眼。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因前日在光线最强的时候,我一高兴,完全忘记了带墨镜这事,眼睛暴露在漫天白雪好几个小时,不幸染上雪盲症。好在不算太厉害,24小时后,症状慢慢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