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闲云飘至
闲云飘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170
  • 关注人气:1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2020-11-10 16:35:04)
标签:

大柴旦翡翠湖

g315起伏公路

东台吉尔乃湖

昆仑山口

可可西里无人区

分类: 我们的侣行
       出行的第六天,依然是阳光灿烂。差不多中午时分,我们离开甘肃的最后一站——古阳关遗址,便真的离开河西走廊,进入青海柴达木盆地。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未能让我们收获一张美片,出得景区后让我们在油画般的美景中穿行,却给了我们一个大大地惊喜。风车后面便是茶卡盐湖
       如果说河西走廊的探秘之旅与天气因素不是特别大的话,主要是自然风光的青海海西之旅,则必须仰仗天气给力。因而,青海行我们将视天气情况调节行程,如果昆仑山口是阴天,那将取消行走G109的行程。 
       进入青海后,除了景色变了,山形和山石都有所不同,草已枯黄,太阳依旧灿烂,风却相当劲道。很快,我们就从短T换成了厚外套。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进入柴达木盆地,画风略有不同
       这天,本来以为是非常轻松的一天。孰料,有一段柳格高速还在修,路面坑洼,扬尘满天,大货车一过,遮天蔽日,开起来非常吃力。这一个半小时的路也是此行中唯一一段不太舒服的路。
       终于,我们驶上了一段尚未正式开放的柳格高速。也许领导是连日驾车有点疲劳了,也许喜欢历史的他,走过河西走廊,他的兴奋点已过,进入无感模式。他第一次说“我困了,你来开一下吧!”外出旅游,他从来不放心让我开车的,他可能实在太困了吧。嗯,我也很想在青海开一下。
       可坐在副驾上的他立马睡着,还有小鼾袭来。车厢里不再有我呱啦呱啦的说话声,我也极不习惯这种安静。我开了半个小时,困意袭来,不敢再开下去,只好车停路边稍事休息。
       当我们到达大柴旦镇时,已经5点过了。
       来到我们定好的维也纳酒店大柴旦店,作为会员的我,也是好不容易才订到他家房的(大柴旦房源较紧张),而且只剩大床房了。在办理入住时,我问服务生能否换成双床房(因为大柴旦的海拔是3180米,我怕我休息不好而影响领导),服务生可能看我面善吧,竟然直接给升级双床供氧房,让我大喜。
       因为升级房间办理入住耽误了二十多分钟(那晚我休息得特别好,为维也纳酒店大柴旦店点一个大大的赞。)待我们换好抵御寒风的衣服,赶到12公里外的翡翠湖时,时间已不从容。虽然看过不少别人拍的多彩翡翠湖照片,我依然轻估了它的面积,比我想象的大了不少。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快要进到
翡翠湖景区时,夕阳下这如油画般的美丽画卷,给了我们一个小小惊喜
       9月中旬的大柴旦,草已逐渐变黄。此刻,夕阳像是给草甸、山羊披上了一层金光,一下就有了“风吹草动见牛羊“的意境。深蓝色的湖水里倒映着金色草丛,充满了诗意,让人看一眼便走不动了。我想拍拍拍,领导不断催促,前面还有更美的。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深蓝色的湖水、金色的草丛和欢快的小鸭,充满了诗情画意
       大柴旦翡翠湖为盐湖,是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的采矿区。由于湖中所含矿物质以及浓度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色彩。这些大小不一 ,色彩不同的矿坑,如今被人们称之为翡翠湖,颜色丰富,深绿、浅绿、墨绿、深蓝、浅蓝,加之有些盐湖并不深,因而呈现各种曲线美,灵动、绝美。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翡翠湖颜色丰富,且盐湖并不深,因而灵动、绝美
       此刻,我们好想找一个最佳拍日落在地方,但时间已不容许我们到处寻寻觅觅,还没有正式形成景区的翡翠湖,也就未标出最佳观日落地。太阳丝毫不顾我们的感受,很快就落山了。 
       回来后我才惊觉,其实湖边落日是比较容易相遇的,而翡翠湖的色彩斑斓却是艳遇。因而不该去寻寻觅觅拍湖边落日。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没能拍到翡翠湖完美落日
虽然太阳落到了山的背后,我们还是不甘心地顶着刺骨的寒风,慢慢开车慢慢拍照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这天,我第一次领教了什么叫寒风凛冽。在空旷的翡翠湖,那风是要把人吹翻的节奏,只一会儿功夫,手就给吹僵了,按快门都有点困难。而拍人相也很麻烦,戴帽子得两只手死死的抓紧帽沿,如果不戴帽子的话,每根头发都被吹得竖直朝天,那形象也够呛。我放在副驾上的一顶帽子,就在我开门的一瞬间,给吹出了汽车,我追帽子的速度比不上风速,只好由它而去。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拍到天黑尽,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翡翠湖。
       此行中,游玩翡翠湖,感觉稍微有点意犹未尽。那就是我们到达大柴旦镇后应当先玩翡翠湖,再去酒店办理入住。而我们却想着时间从容,住下后又返回到翡翠湖,这样一来一去耽误了不少时间。唉,这充分说明是功课没做到家啊,要不然可以收获更多漂亮的PP。
       在大柴旦睡了一个好觉。晨起,我们查了一下天气预报,次日昆仑山口是一个大晴天。于是,当天我们决定今天先去走走被誉为大西北最美公路——G315的U型公路(准确地说法应当是起伏公路),顺便看看东台吉尔乃湖,然后到格尔木住宿。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出大柴旦镇不久,小柴旦湖印入眼帘,也是美美哒
       早在2017年我就看博友经G315去新疆拍过这段U型公路,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而今年的青海海西,突然成了热门地,G315这段U型公路更是成了网红。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远远地看到起伏公路,游客们便开始准备拍照了
       我们也来打个卡。身临其境,还是被黄沙大漠夹在中间的深褐色的柏油马路所吸引,走过许许多多时而上时而下的公路,但像这样呈40多度的起伏路真是第一次见到,的确感到很新奇。
       这段大尺度的起伏型公路有两段,相距不远。离大柴旦镇近的这段起伏公路,拍照的人特别多。而当我们游完东台吉尔乃湖返回时,感觉那个角度的起伏路更加令人震撼。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第一段起伏公路
第二段起伏公路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俗人一枚的我,也要把自己的身影放进这特别的景观中。我没坐到马路中间,而是站在马路边,又小心又仓促又激动地避开马路上飞驰的汽车,留下两张照片,感觉也是够新鲜够刺激。看着那些在马路中间摆POSE的美女帅哥,还是挺为他们捏把汗的。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这是返程时看到的起伏公路,没有游客停车拍照,更有视觉冲击力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继续往前,开始出现
雅丹地貌
       过了起伏公路往东台吉尔乃湖而去,路上开始出现雅丹地貌,我们有恍如进入另外一个星球的感觉。为了记住这一段在路上特别的感觉,我让领导择一好停车的地方,坐到引擎盖上和我们的爱车,与雅丹地貌合个影。
       当我们到达东台吉尔乃湖,远远望去,十米开外的湖边有很多美女穿着红裙子照相,给人第一感觉是来到了海边,只是没人敢踩到湖里。我们踩着板结的沙质干盐滩走向湖边,是正午,太阳直直地射向湖里,乳白色的湖水透着淡淡地绿,非常漂亮。而湖边晶莹剔透的盐晶,冰清玉洁,煞是美丽。
       东台吉尔乃湖属硫酸镁亚型盐湖。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盐湖有20来公里长,5-8公里宽。我们感受到,盐湖是西部地区荒凉和粗犷之中最柔美的一面,滋养着这片神秘土地。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洁白的“沙滩”,真有恍如在海边的感觉
这个有20来公里长的盐湖,是西部地区荒凉和粗犷之中最柔美的一面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不能下湖戏水,只能在岸边走走看看,目之所及的岸边,几乎都有人拍照。
       沿G315再往前行几十公里,是另外一种风格的西台吉尔乃湖。而再前行200多公里,便是色彩更为绚丽多彩的茫崖翡翠湖。如果单从欣赏自然风光的角度看,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前往茫崖翡翠湖。但我们想的是,自然风光或许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们的时间有限。因而我们选择了放弃茫崖翡翠湖,次日行走更吸引我们的青藏公路 G109。正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旅行圣地。
       在往回走的这段 G315,一马平川,车也不多,我替领导开了几十分钟,不知不觉就飙到了100~120公里/小时,这种驾车的感觉太爽了! 
       6点我们到达格尔木市的酒店,这天是此行收工最早的一天。
       出行的第八天清晨,跳下床,掀开窗帘,晴空万里,我们心情大好。在行前我们就商量好了的,如果这天是阴天的话,我们将放弃行走青藏公路G109。因为阴天的昆仑山口,大都是风雪交加,冻得人无法承受。
       早餐后,我们急切地沿G109向160公里外的昆仑山口进发。虽然进入高海拔地区,我每次几乎都会高反,但好奇心让我还是一次次往高原跑。当领导提出行走这段路时,我欣然接受,并充满期待。二十多年前看过余纯顺先生的壮士中华行之《孤身徒步走西藏》的书后,我就非常想见识一下青藏公路和昆仑山口,虽然是坐车旅行,仍然驮载着见识、驮载着情怀。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神秘的青藏公路,我来啦
       离开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沿G109一路往南,明显感觉货车多轿车少,骑行和徒步进藏的人比G318少多了。随着海拔节节攀升,不久就进入到真正的高海拔地区了,而不像G318那样,是翻过一道道山梁,因而总有往低海拔走的时候。身处高海拔地区,因而我不敢激动,一再提醒自己轻声说话,轻轻动作。当然,这次我带了一罐氧气,心中没那么惧怕高反了吧。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巍巍昆仑山,慢慢印入我们的眼帘,内心小激动,提醒自己要淡定
       终于,我们看到了“巍巍昆仑”的雕塑,我们来到了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几乎所有的轿车都要在这此停留,感受巍巍昆仑山大气磅礴之势。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昆仑山口的雕塑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环保卫士索南达吉烈士纪念碑
       在很有纪念意义的昆仑山口,我们对那些雕塑一一拍照纪念。
       过了昆仑山口,也就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了。在G318、G317路上,在垭口或有景致的地方,大都有村民出售氧气瓶和小零食的,但昆仑山口什么都没有卖的,可见方圆很多公里都没人烟。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离开昆仑山口,我们继续前行
       离天昆仑山口,才中午1 点过一点。我们计算了一下时间,沿G109继续前行,希望能追逐到藏羚羊的身影。3点钟开始返程,就能在天黑前赶回格尔木。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可可西里雪山观景台,我们用望远镜欣赏玉珠峰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小溪流过,让人忘了这里是高海拔地区,难怪这是藏羚羊的故乡
       过了昆仑山口,一路不仅平坦了许多,公路两旁开始有弯弯曲曲的小溪出现,时不时能看到架高了的青藏铁路线穿行其间,我们睁大眼睛注视着路的两旁,希望能看到藏羚羊从铁路桥下穿过。在可可西里雪山观景台,我们用望远镜真的看到了远处的藏羚羊,但是离我们太远太远。
       而后,在路的两旁,看到不少藏野驴和鹿子。过不冻泉镇,我们没有停下来,一心只想继续向前、向前。
       再往前行十多公里,无奈遇到修路单边放行。不久,提醒我们返程的闹铃也想了起来,拍一张“109国道2941”做纪念,然后开始折返。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我们从这里往回走,拍张照片做纪念
       我们知道,返回昆仑山口这一段路,遇见藏羚羊的机会较大,因为这一带有小溪有青草,适合藏羚羊生存。更重要的是,我们真的是在心无旁骛地寻找藏羚羊的身影。
       领导一边开车,眼睛却不停地往路的两旁搜寻,他一阵惊呼,距我们仅十多米远的地方,有两大一小的藏羚羊悠闲地吃草。我们悄悄下车,生怕惊扰到了藏羚羊。能亲眼见到高原精灵藏羚羊实属运气,远远地也能看到它的绒毛是那样厚密,感受它在严酷环境中生存的顽强生命力。看到它,好似我们的生命也被注入了无限活力。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藏羚羊的小眼神好机灵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彪悍的藏野驴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高原毛牛懒散地晒太阳
       这一天,我们下车步行很少,是真正的风景在路上的一天。回格尔木的路上,我们不再有去时那种急促的心情。此刻,我们饶有兴致地欣赏着落日余晖温柔的洒在山石和大地上,感受它们别样的力量美,我们也忍不住停车拍照,记录行走的这段路。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行走青藏公路,也有另外的方式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就这一瞥,青藏公路也是仪态万方
       我骄傲地说,G109,我来过。
       而我们未曾料到的是,在返回格尔木的检查站,汽车排起两三公里的长队,而且绝大部份是大货车。眼见长长的队伍极其缓慢的移动,我见公路左边还有一条小路,不少轿车经小路前行。我赶紧指挥领导倒车后拐下小路,为我们至少节约了两个小时。
       这天其实行车才383公里,但领导说是出行以来开车最累的一天,因为要不断避让和超越大货车,的确太费神了。也许他期望游览的地方均已一一抵达,因而少了前行的动力,他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疲劳状。我说,那我们不赶路,慢慢往回开吧!
       出行的第九天,从格尔木出发,我们开始走向回家的路。回家,也许是一个人前行的最大动力。经过一夜休息,领导的好状态又回来了。上京藏高速,就是非常轻松的驾车感觉了,因为高速路上基本没有货车(他们都走路好而免费的国道)。
       当我们到达茶卡镇时, 才中午一点半。出来九天,今天第一次在餐厅里正儿八经地吃了一碗牛肉拉面,很香。
       茶卡盐湖是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其独特风光,被称之为天空之镜,所以,必须打卡。无数次在别人家看过的茶卡盐湖照片,身临其境,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没想到它的面积如此之大,那个停车场大得惊呆了我,足见全国人民对她的厚爱。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这天,一直到我们抵达茶卡盐湖景区,天气都非常给力
       从茶卡镇往景区而去,我们跟着路标指示选择了走1号天空之镜。开了好几公里,才见到景区售票大厅。考虑到我们的时间比较紧,决定就近看看茶卡盐湖的风景就撤退,因而我们没有选择乘坐小火车(代步而已)。当我们发现要看风景,必须抵达核心景区,但退回去坐小火车又嫌麻烦。于是,我们在海拔3000米的景区以急行军的步伐,十多分钟便抵到小火车的终点站。俺对自己的体力表示满意。
       来了才知道,沿木栈道走到湖的中间,要想下到湖里,是要穿在游客中心租的鞋套才能下湖,而且有指定的区域。平时看到别人拍下的美丽的天空之镜照片,我们都没有仔细研究过。来了才知道,要拍这么一张照片,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这盐湖里其实也是暗藏玄机,景区提示黑色的洞不能去踩,而我也有些晕水,走不了多远,就有些晕晕乎乎的,生怕没站稳摔倒。此刻的阳光很慵懒,常常躲在云雾里,所以我勉强穿上红裙子凹造型两张,完全没拍出网红景点的标志像,只好草草收兵。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这样的天,谁也没本事拍出镜子的感觉
       后来仔细想想,要拍出一张好照片,也需要投入,那就是应当走到湖中间去,并静等湖水完全不再有水波纹。而我的摄影师没这个耐心,我也有些怕往远处走,他没感觉,我更没感觉。罢罢罢,旅行难免有遗憾。但茶卡盐湖明镜般的美丽还是留在了心间,其实,它是需要远观和体味的。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待我们收拾妥当,准备走的时候,貌似拍摄天空之镜的条件要好些了。我们不想再折腾,回眸一笑,记住这一刻的美丽
       从茶卡景区出来,夕阳把路两旁的草丛、庄稼和大地涂染成了金色,就像一幅幅油画从窗外掠过,让这些天看了太多空旷孤寂的大漠戈壁的双眼,被这绿色这金色传达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希望感动了,让人想歌想舞。
       这一段在路上的感觉非常美妙,我们被静谧而温暖的气氛包裹着,只是心中还是跳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这一段在路上的感觉妙不可言,妥妥地安慰了我没拍到天空之镜那受伤的心在路上(下)青海海西风光篇
       借着美景,我说,那我们继续享受这美丽的风光,飘过原定计划的住宿地共和县吧。最终,我们计划外的将车开到了西宁市,因为那里有维也纳酒店,领导已爱上维也纳酒店。抵达酒店,已是晚上9点,虽然只睡一宿,但我们也算到过青海省会城市了吧。
       今天行车774公里,是此行行车最多的一天。 
       那晚,我去酒店附近的餐厅点菜打包,我说想要一个蔬菜。老板说,我们这里只吃肉,这时我才惊觉,在甘肃青海吃绿叶菜是很奢侈的,记得有一天在餐厅看到“蔬菜钵“,我们点了一份。端上桌一看,只有稀稀拉拉几片菜叶。       
       不得不说的是,这次我们运气真的不错。在青海游览自然风光,依然与在甘肃一样,灿烂的阳光一直伴我们同行。
       可是从西宁出发时,乌云密布,越往甘南走,天色越来越阴,甚至飘起了霏霏细雨。  
       这最后两天,完全就是赶路回家的节奏了,好在大多数都是高速路,尤其是在青海和甘肃路段,车流量很小,货车也少,开车不是很吃力。
      最后一夜,宿陇南宕昌县。
      那晚,我们在宕昌位于十楼的酒店, 一边观赏着夜景,一边把酒庆祝即将圆满结束的旅行。还得说说这一路晚餐丰盛的美食,大西北的牛羊肉真的很鲜美,而且份量足,每天我们点两个菜,几乎从未吃完过,还花钱不多。看来,我这胃的适应能力也挺强,对西北菜的接受度也很高,适合走四方。
       结束语:我们圆满结束此行11天、行驶5630公里的甘青环线游,也是对我们体能的一种考验。开始我认为这样的节奏已不太适合我们,回来后,觉得这样的旅行还是蛮好的。这次是我和俺家领导第一次长时间、长距离的拉练式旅行,除了感受到旅行效率很高,意见很好统一外,重要的是我们只需最单纯的用心去感知大自然的独特魅力,而不必分心与同伴闲话。因而,这次的旅行,我看到了更多的风物,也就更加彰显旅行的本质,那就是学习。
       我想,我们这次的旅行正如作家毕淑敏在《旅行是为了抵达内心和远方》一书中所言“好的旅行应该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旅行的本质是学习,而学习是人类的本能。”
       这次的游记花费了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因为照片实在太多,整理工作量巨大。因而,也就发现自己在行前只注重了路书的制定,却没仔细研究各景点的看点,以为看了一些微博、朋友圈,对景点有所了解了。其实差之甚远,因为每个人对景致的理解不同,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今后还是踏踏实实做功课吧!
       感谢朋友老杨夫妇向我们提供的青海深度自驾游路书,让我们得到许多第一手资料;感谢博友半农提供的关于维也纳酒店攻略,10 个晚上我们有8晚都是住的维也纳酒店,熟悉的房间陈设,让人有回家的感觉。
       感谢领导辛苦驾车,让我们去看精彩的世界!感谢自己不畏高反到了可可西里,看到了珍贵的藏羚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