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辞资深教授,不只是淡泊名利

(2014-03-24 14:41:04)

请辞资深教授,不只是淡泊名利
 
 西安晚报3.22

  ■王石川

  “学生们称呼我‘中国最美老头儿’就挺好,比‘泰斗’‘大师’‘资深教授’这些头衔更令我感到幸福。学术可以天天做,称呼就不需要了。”18日,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老校长章开沅主动请辞“资深教授”头衔。(3月20日《楚天金报》)

  章开沅何许人也?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但凡对近代史研究稍有关注的人,恐怕都不会忽略这个名字,章开沅被誉为“辛亥革命研究第一人”,还曾担任过华中师范大学校长一职。他所请辞的资深教授头衔,是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最高头衔,享受与两院院士同等待遇。华中师大有两名资深教授,一名是章开沅,另一名是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学。

  章开沅先生在耄耋之年,力辞资深教授,让人想到了季羡林,季羡林生前希望“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三顶桂冠指的是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称号。与季羡林一样,这种力辞,可看作谦虚,淡泊名利。但章开沅此次力辞资深教授,意义又远不止此。

  章开沅说,现今大学,各种资源都向有官位、有地位者集中,造成诸多学术上的不公平,“不当这个资深教授,更多的是希望对打破学术头衔终身制有点推动作用,否则大学没有希望。”这番话很诚恳,却绵里藏针,一针见血,戳中了当今高校的一些积弊,比如赢者通吃。

  其一,高校是做学问的地方,应该以教授为主导,而不是以权力为主导,可事实上,行政权力大于一切,几十个教授争一个处长并非新闻,谁有官位谁就拥有资源,谁地位高谁就通吃一切,除了课题还包括各类名誉,这正常吗?

  其二,评上了资深教授,就至死也不用摘掉。就像院士一样,资深教授也是终身制的。终身制的弊端日益显现,一些人老态龙钟,确实没有精力搞研究了,还有没有必要“霸占”头衔?如果老人始终“霸占”头衔,年轻人如何出头?又如何产生激励作用?被誉为“当代毕昇”的两院院士王选生前感叹,“现在靠虚名过日子。”“自己38岁时,在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处在最前沿,但是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今年自己68岁,虽然3年前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离学科前沿更远了,现在靠虚名过日子。”王选当然是自谦,但也直陈了一种现象,一些有实力的科学家在巅峰之年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肯定。

  两院院士中,秦伯益是唯一获准退出的科学家;如果章开沅获准退出,他将成为中国社科界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随着制度不断革新,院士退出也就不再是新闻,而高校中的权力通吃何时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