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庙刻字事件:别以没素质对抗不文明

(2013-05-30 23:56:47)

神庙刻字事件:别以没素质对抗不文明


 2013年05月27日10:13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石川


埃及3000多年神庙浮雕出现“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涂鸦后,“丁锦昊”的真实身份被网友人肉出来南京一名初中生。25日,丁锦昊父母通过媒体公开道歉,称监护不到位,恳请大家给孩子一个改错的机会。“孩子母亲一直哭着说对不起。”知情人向记者转述,丁锦昊父母提到,孩子在家哭了一夜,自己也一夜未眠。(《新京报》5月27日)

  在文物上刻字,是陋习;这种陋习走出国外,不仅伤害个人文明,还损坏国家形象,委实不可取。而在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埃及神庙上刻字,更是疯狂而危险的举动。“丁锦昊到此一游”,但愿这种涂鸦只是一名未成年人的无心之失。

  刻字,确实不文明。但不能以没素质的手段对抗不文明。人肉丁锦昊,并把其信息(比如出生年月,所就读学校)发在网络上;有人去丁家堵门,吓到了其家里的老人,影响到丁家正常的生活;甚至恨屋及乌,去黑丁锦昊曾就读的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官网,打开该网站后,跳出一个弹窗,显示“丁锦昊到此一游”;此外,不少网友用极其恶毒的言辞咒骂丁锦昊及其家人……这些做法同样不可取。

  有朋友称:“假如可以选择,我宁愿生活在一个许多小孩在文物上乱涂乱画的没有公德的社会,也不愿生活在一个小孩在文物上乱涂乱画就被一群大人义愤填膺乱拳打死的社会。后者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古人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孩子涂鸦是不懂事,应该被批评,但欲除之而后快岂不是更可怕?

  丁锦昊并未成年,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对这样的孩子,应该采取善意的批评,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不是劈头盖脸,刨人祖坟似的诅咒。家长是其监护人,应该承担责任,这一点其父母也坦承,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监护不到位,此前也没有教育过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批评,应该适可而止,连其就读的小学都遭殃,是不是有些过分?

  批评丁锦昊,更要剖析他刻字的原因。丁锦昊当时刻字是出于好玩还是单纯的模仿?其父母和导游当时持什么态度?毋庸讳言,乱刻字绝不只是孩子,据报道,有网友在微博上贴出照片,敦煌壁画上出现“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宋寅到此参观考察”的涂鸦。堂堂高级记者居然干出如此下作的事情,更应该受到谴责。不让孩子乱刻字,成人更应该以身作则。

  批评乱刻字现象,更要挖掘乱刻字的大众心理。据报道,“到此一游”和动物用“撒尿”的方式宣示地盘实质是一样的。通过“留名”来临时性宣示自己的“所有权”能让人得到一种自我满足。此外,还应该包括好玩、炫耀心理等等。无论什么原因,都与惩戒不到位有关,如果乱刻字可能被处罚,甚至负担刑责,比如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乱刻字损害了文物就可能被处以刑事责任,这些乱刻字的人还敢吗?

  “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丁锦昊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由文物管理部门、学校处理,作为围观者我们不能以没素质对抗不文明;当然,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有过刻字的冲动吗?能够做到洁身自好吗?又有没有时刻做到讲文明、有素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