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塘江大桥并非不可超越的神话

(2012-09-28 08:01:46)
标签:

杂谈

钱塘江大桥并非不可超越的神话

http://epaper.xiancn.com/xawb/res/1/21/2012-09/28/06/res01_attpic_brief.jpg

    西安晚报  ■秦淮川

我们在课本上读到过它;在电视、邮票上无数次见过它;它最近又很红,刚刚上了杭州地铁单程票,它是“钱塘江大桥”。这位见证了杭州从战乱到和平年代的“老人”,昨天迎来了75周岁的生日。在设计之初,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曾将大桥的寿命定为50年。然而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钱塘江大桥已超龄服役25年,如今依然伫立钱江潮头,巍然不倒。(9月27日《钱江晚报》)

钱塘江大桥配得上所有的礼赞与致敬,一系列注脚便是最好的说明,比如,设计寿命为50年,但它已骄傲地走过了75年,并且还可能迎来百年大寿。比如,它已经连续保持了21870天桥身安全,近60年来桥体零事故的纪录。再比如,它是一座炸药不放对位置都炸不掉的桥。大桥的5号、6号桥墩在1937年、1944年和1945年被炸过,但至今仍能正常使用……难怪钱塘江大桥被称为“桥坚强”。

如此之多的传奇叠加一起,钱塘江大桥当仁不让成为叹为观止的神话。如果非要找出神话的因由,不外乎几点:其一,设计者茅以升先生技术精湛、构思巧妙。比如,和现在大部分的桥梁不同,钱塘江大桥从钢梁、构件到支座都可以更换。其二,施工严格,不存在豆腐渣现象,“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塘江大桥维护精当,其思路颇值得推广。据报道,由30多名养护工常年负责养护钱塘江大桥,上世纪90年代起大桥公路就不让货车通过,该限载的限载,该限速的限速,该维修检查的维修检查……管理的苛刻,续写了钱塘江大桥的传奇。

其实,与其把钱塘江大桥当做无法超越的神话,不如当做可以借鉴乃至跨越的范本。钱塘江大桥“置身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钱塘江大桥的建造难度几乎是空前的”。今天,我们的技术更先进,财力更充裕,设备更齐全,监管力量更强大,没有理由不超越钱塘江大桥。有学者称,“当时国力、设备都不行,但仍能造出如此精品,茅老的认真精神恐怕是当前社会十分需要的。”今天,我们缺什么,缺的是认真。我们怀念茅以升,怀念的是责任,是良心;追捧“桥坚强”,呼吁的是质量,是品质。此外,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茅先生还承载着沉甸甸的民族尊严和家国情怀——钱塘江大桥开创中国人自主建造现代桥梁史,这使他以及施工方多了一份使命感、敬畏感。今天,我们既需要认真的态度,也需要敬畏感,建桥不是搭积木,而要遗泽当下,传诸后世,故此不能儿戏。

别让钱塘江大桥成为孤本,别让“桥坚强”成为奢侈的梦想。茅以升之女、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意味深长地说,“钱塘江大桥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茅以升身上那为千秋万代修桥的精神,不能只保存在博物馆里!”每一座桥都应该成为“桥坚强”,每一座桥也都应该成为良心桥、责任桥,良心不是渺小如尘的承诺,责任不是华而不实的大话,它来自全方位的监管,强有力的问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