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抽死人”总比毒死人强

(2012-08-28 08:40:31)
标签:

杂谈

“抽死人”总比毒死人强

新文化报 8.28  王石川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25日在浙江杭州召开,光明总裁郭本恒认为,中国乳企生产硬件配备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都很先进,不应妄自菲薄。郭本恒说,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没有一个指标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据8月27日《长江商报》)

  抽检,其精义不在于次数的多寡,而在于能不能真正抽检、抽检到位。如果一天抽检1000次,但抽检不出问题——不是不存在问题,而是浮皮潦草地形式化,这样的抽检确实没有必要;如果一月只抽检1次,但认认真真地抽检,不是走马观花,没有心照不宣的抽检企业准备好的样品,那么这样的抽检虽然次数不多,但名副其实。

  光明乳业一年被抽查4553次,效果如何?据郭本恒透露,没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如果属实的话,这是令人叹服的结果。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好乳品不怕抽查。不过,有些细节不能不提,6月底,光明乳业陷入“烧碱门”,随后光明乳业对该批次牛奶进行下架召回处理;仅仅过了月余,光明乳业又有两批次产品被查出菌落总数超标,光明乳业对该批次产品进行下架回收;就在日前,上海市民薛女士在光明牛奶里喝出盖子,获得赔偿100元……光明乳业屡陷质量门,让消费者大失所望。

  纵观媒体披露的这些案例,没有一次是国家抽查出来的,这委实耐人寻味。究竟是国家相关部门老眼昏花、仪器生病了,还是光明乳业太幸运,每一次都逃过劫难?无论什么情况,这都说明相关部门应该改进抽查方式,使抽查真正发挥作用。

  光明乳业一年被抽查4553次,何尝不是还债?从常态来说,一家企业不该被如此频繁抽查,相关部门之所以如此频繁抽查,大概是出于强化监管、督促企业重视产品质量的目的。之所以如此,其背景是,国产乳品陷入低谷,正如中国乳协理事长宋昆冈所称,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乳业历史上最沉重的打击,行业信誉发生危机,消费者信心降到了最低点,生产和销售遭受重大损失。要重振消费者的信心,企业就必须恪守质量第一,就应该做好被频繁抽查的准备,也应该意识到再也不能在质量上出现丝毫问题了,否则消费者就不可能再信任国产乳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光明乳业一年被抽查4553次,虽然有些过犹不及,但这是替自己的过往还债,是对中国乳品还债,也是向消费者还债。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中国)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是理性判断。乳品要缩小与公众预期的差距,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地重视质量,一点一滴地唤回公众的信任。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重视抽查的数量不如重视抽查的质量,当然,监管乳品,仅有抽查还不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