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憎恶外地孩子:可怕的“挤公交思维”

(2010-06-11 08:31:24)
标签:

杂谈

憎恶外地孩子:可怕的“挤公交思维”


2010年06月11日 08:10来源:大河报

 □王石川

  今年5月,北京市废除了《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非京籍学生享受同等入学待遇。此待遇仅限义务教育阶段,不包括高中和高考。有学籍就意味着外地人的孩子可以跟京籍学生竞争优质教育资源。不少北京家长对这项改革的抱怨、对外地孩子的憎恶溢于言表。(见6月10日《南风窗》)

  《南风窗》这个真实得令人感到残酷的调查,让人久久难以平静。的确,在北京,外地人的孩子遭受方方面面的歧视和憎恶,如果说歧视和憎恶来自于一些骄傲的权、富二代,尚可理解,毕竟贫二代与权、富二代是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群体。但为何普通的北京市民也如此憎恶农民工子弟呢?原因极其简单,如报道所称,是农民工子弟动了他们的“奶酪”!但问题是,这奶酪是他们的吗?教育公平哪里去了?

  文学家林语堂说:“中国有那么一群人,本身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自身权利每天都在受到侵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其实,这是一种“挤公交思维”——一干人都在候车,公共汽车来了,没挤上车的人唯恐车开走而拼命地往上挤,一旦挤上了车,却又希望其他人不要上来,希望车快点开走!

  其实,那些憎恶农民工子弟的北京市民,或许获取市民待遇并未多久,在此之前,他或他的上几辈同样是卑微的,是边缘的,但一旦拥有了城市户口,就立马变脸,开始厌恶甚至憎恨起昔日的穷玩伴了;开始仰起傲慢的头颅,对农民工子弟嗤之以鼻了。

  于是,非京籍学生可以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同等入学待遇,他们声嘶力竭地反对;他们更害怕放开高考,因为这“意味着从根本上动摇了北京在教育领域享受特权的基础”,连一直疾呼教育公平的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也认为,高考万万不能放开,“那样,外地人就会蜂拥而至,北京的教育优势将不复存在……”

  这种无知而粗暴的思维不只是自私自利,已经涉嫌对外来人口的歧视。据报道,近几年,随着北京户籍学生人数的减少,北京市教育系统宁可合并、减少中学数量,也不愿意招收外地学生。

  好在教育公平不容人为践踏,历史大势浩浩荡荡,即便再有人反对,深层次的户籍制度改革必然进行,这是迟早的事情。总有一天,教育公平会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间或个别人的反对,终究无法阻挡大势,而一切反对改革者必然成为改革的对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