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正品”之争隐喻双重危机

(2010-06-11 08:08:44)
标签:

杂谈

“谁是正品”之争隐喻双重危机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6月03日08:33

  王石川

  美国ZIPPO公司与慈溪市附海唐峰塑料厂的诉讼之争,究竟何去何从,法院尚未作出明确的判决,在结果尚未明朗之际,旁人也许不必过多置喙和指手画脚。不过,当我们细加打量该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来龙去脉,稍加廓清品牌之战的重重硝烟,就会发现该案情其实并不复杂,只不过多了一些人为设置的细节。

  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仿佛多多少少都领教过假和尚穿起真袈裟的闹剧,比如多年前,健力宝风行一时,健力宾迅即抛头露面,由于宾与宝的繁体字颇为相像。还有,喜欢喝康师傅的,有时还能看到唐师傅、康帅傅,喜欢读金庸武侠小说的人,有时冷不防会看到全庸的书,这还不算强,有人吃过大白免奶糖,用过沙宜洗发水,最强的是,还有人买过杰土邦的套套。

  诸如此类的伎俩,貌似精明,实则笨拙,其实这种“模仿”,已然是涉嫌违法。如今随着职能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大和消费者辨识能力的提高,这样的伎俩已经行不通了。但是总有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依然在悬崖边跳舞,总是在高空中走钢丝,健力宾行不通了,就改为其他更隐蔽更诡异的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傍名牌,通过以假乱真,来达到经济目的。说白了,傍名牌的醉翁之意就是,谁火傍谁,逮谁灭谁,你吃肉我喝汤,你发亮我沾光。

  前几年,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商标假冒侵权十大案例,其中半数与国际品牌有关。有一例是这样的,当事人郑胜芬未经美国公司的授权,擅自生产假冒“ZIPPO”商标打火机,违法案值高达6200240元。最终,当事人郑胜芬因假冒商标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缓期两年执行。当然与这种拙劣的傍名牌不同,这起同样发生在浙江的品牌之战,有其鲜明的个性,作为被告的慈溪市附海唐峰塑料厂并不是简单地生产假冒 ZIPPO产品,而是“独出机杼”地开发新的产品。

  双方各执一词,似乎莫衷一是,法律的归法律,暂且不表。由此,不免让人联系到山寨大国的不雅称呼———常有人诟病我国是山寨大国,这种称呼令人惭怍而不安。山寨,这一来源于广东方言的词语,从其诞生那一刻起,就与盗版、仿制无二,它的本质是侵权。

  由是观之,“谁是正品”之争隐喻的一大危机即是,一些商人在嗜利本能下,仍然娴熟于傍名牌,缺乏对法律的真正敬畏,他们把聪明放在了不该放的地方,然后喜形于色,振振有词。其实,“谁是正品”之争还隐喻另一大危机,即中国制造离中国创造还很遥远,我们尚缺乏世界叫得响的品牌。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的全球性知名品牌并不算多,一个令人感到沉重的事实是,在2009年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内地仅有18个品牌入选,其中仅8个是属于制造领域,远低于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虽然我国已成为贸易大国,但出口的名牌很少,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是为世界品牌打工,赚的只是寒酸的辛苦钱。

  与其汲汲于傍名牌,何不花时间和精力打造世界名牌?中国人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我们不能老是依靠微薄的加工费维持生存。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我们就摆脱不了“别人吃肉、我们喝汤”的尴尬。为此,无论民企还是国企,都要加大投入,下决心自主研发品牌。


法制日报约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