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原舞弊女主角拒供“上线”必有蹊跷

(2009-06-15 08:25:40)
标签:

杂谈

松原舞弊女主角拒供“上线”必有蹊跷

王石川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两名女教师向考生出售高考作弊用的接听、接收工具而被刑拘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2日,记者在扶余县看守所采访了主要当事人——扶余县一中高三英语教师刘艳华。她称,作弊器材是从“上线”手里购买,赃款也都给“上线”了,但拒绝透露“上线”是谁。扶余县公安局副局长陈国庆对记者说,刘艳华的网络“上线”到底是谁,公安机关正在追查。由于刘艳华不配合,目前还没有掌握更多关于“上线”的情况。关于她与“上线”联系的相关证据资料一直还没有。(6月14日新华社)
http://news.sina.com.cn/c/2009-06-14/092218015746.shtml


这是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结果。其一,刘艳华称,不知道倒卖作弊器材是违法。其二,抓到了疑犯,她却拒绝供出“上线”。而供不出“上线”,当地公安部门就无法掌握“上线”情况,换言之,刘艳华的沉默极有可能导致线索戛然而止,这条利益链上最大的一环将继续安然无恙。


“上线”是谁?有网民分析称,“上线?就在公安内部!这种小儿科问题,还用得着讨论?这种微型作弊器材,公安可以轻松搞定,所以刘艳华拒不交代上线!”应该说,这种说法只是忖测,尚需要证验。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作弊器材的确充满技术含量,非一般人员所能搞定。这一点新华社的报道有详细描摹——最让记者吃惊的是一个文具套装,外表跟普通文具盒并无两样。内装的铅笔、水性笔是“原装”的,问题出在格尺上。在这个20厘米长、4厘米宽的格尺上,居然镶嵌了一个显示屏幕,屏幕上可以清晰显示数字和文字等信息。


没有了“上线”,黑幕便很难揭开,事态只会向轻描淡写出发。日前,这起被教育部称为“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性质十分恶劣”的集体舞弊事件有了下文,被查出的违纪考生有33人,两名教师因兜售作弊器材也已被批捕。但遗憾的是,在这些名单中,我们看不到一名官员。是没有官员参与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一个例证是,中青报记者向吉林省教育厅、省招生办和松原市公安局报告卖作弊设备的人,希望配合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但当记者在市公安局上网,与那名男子商谈打款一事,该男子已不认账,只说记者认错了人。当着3位民警的面,记者拨打对方留下的电话,而他竟早有准备,清晰地喊出了记者的姓名和“中国青年报”,说:“你找我什么事?”一名刚刚还在兜售作弊工具的贩子,怎会突然知道了记者的姓名和单位?(见中青报)


此外,还有一幕颇堪玩味。据报道,高考前几天,一些有门路的考生家长就从县教育局拿到一张单子,上面列着儿子所在的考场28名考生的姓名、学校、模拟考试成绩单等信息。某“买场”成功的家长向人炫耀道:“你要没有人,都看不到这单子(指提前知道的考场考生姓名、监考老师姓名等等)。”本为机密的名单何以被买走?这亦可说明,“买场”背后起码有教育管理部门的官员介入。


其实,只要让刘艳华供出“上线”,按图索骥,便可找出幕后主谋,但她偏偏守口如瓶。她这是为谁“背书”?其缄默不语,甘愿让所有的罪愆一个人来背,究竟隐藏了什么真相?是害怕打击报复还是她的确不知道“上线”是谁?从刘艳华的拒供我们可以想到另一幕奇怪的现象。此前,有报道称,对考场上的舞弊行为,监考老师则称“不敢太深管”,因为怕被报复,这报复当然不止是学生报复,还应该包括权力的报复。回到刘艳华身上,她高调地购买作弊器材,又高调叫卖,甚至敢打电话到学生家长里兜售,如此踌躇满志、肆无忌惮,如果没有权力在撑腰,她会这样高调吗?


此前,新华社刊文称,松原高考舞弊已不仅仅是考生的个体行为,而是表现出了群体化和产业化特征,形成了一个利益群体,与高考管理关系密切的个别教育工作者也已陷入其中。而CCTV《新闻周刊》在“沦陷的高考”中也称,松原舞弊事件的水很深,由官员、教师、家长、考生和不法商家共同参与。由是观之,一起产业化、组织化、集体化和去羞耻化的集体舞弊事件不可能仅仅只有学生和老师参与。


总之,可以确信的是,刘艳华只是一名跳在桌面上的演员,或者说她根本就只是一个道具,是一个木偶,权力之手正牢牢地牵扯着她。而正因为权力过于强悍,她只能随着线的舞动而随之表演。不挖掘出“上线”,松原舞弊事件就不能真正大白于天下。只简单地处理几名老师和一些学生,松原舞弊的脓疮就不能被连根挖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